人民币问题讨论不能忽略我国主权定位
    2010-04-13    作者:谭雅玲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前国内外关于我国人民币的话题很热,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和评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自己的一些评论和评估有点脱离自我,盲从于国际市场舆论和预期,严重脱离我国货币主权的定位和权力,这恰恰是国际竞争者需要的舆论和环境。尤其是我们往往简单地用阴谋论定位,采取敌对或轻视、蔑视的态度,其实这也恰恰是国际竞争者的需要,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耽误自己的改革或规划,丧失主动掌控的条件和环境。我们自己对人民币话题的讨论需站在我国立场、需要和规划之中,并从长计议,从专业提升,不应简单定论和预期。
  尤其是在当前我国人民币讨论中严重忽略了金融高端、专业的视角和水准。我们一方面随从国际舆论评估和预期人民币升值,但是我们忽略了货币或市场价格的基本规律,即有上有下和有涨有跌的事实和原则。人民币从汇率改革至今,基本持续升值态势,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和原则,是风险最大的集聚点。而我们却还在随从国际舆论建议或论证升值,其实放弃和忽略了基本规则和规律。相反有战略规划的国际对手则在运用市场技术规律操纵人民币汇率方向和走向,以技术性铺垫实施人民币再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民币升值中的热钱关注简单而缺少和严重忽略金融专业和金融高端。因为热钱最基本的特性是炒作,炒作的关键在于被炒作的市场将会出现失控,失控的基础是由于这个市场有漏洞和问题。如此看来,我国人民币升值被严重炒作,人民币升值预期本身就是投机最关注的漏洞,因为人民币的制度建设被否定和退回改革之前状况,更严重违背了规律,人民币升值热情中潜藏专业弱和不规范。人民币市场并没有从政策、策略和机制去考量问题,而依然停留在价格,国际金融市场严重误导人民币关注点,制造和创造人民币投机条件,这是需要警惕和防范的,绝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是在人民币话题关注中,严重忽略我国自己的主权定位。第一,利益需求定位自我,这是所有货币主权国首先必须考量的因素。没有哪一个货币国家首先考量别国需要定价汇率水平,美元尤为突出以自我利益需求为主。我国人民币落脚点是自我需求,不是别国意愿。第二,舆论引导定位自主,这是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最大的偏颇和误差。国际舆论严重忽略金融危机的变异和差异性发展,简单定论金融危机不利于各自货币价格和价值以及对外投资选择和判断,进而在货币价格上更极端地随从美元定价。美元极度扩张性的货币发行带来的结果不是崩溃的结局,相反是维持稳定的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元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2010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已配置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出现上升,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已配置储备为4.56万亿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4.43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储备金额为2.84万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72万亿美元和2008年第四季度的2.7万亿美元;同时2009年第四季度美元储备比例为62.14%,高于2009年第三季度的61.5%;欧元储备所占比例从同期的27 .8%降至27 .4%,虽然仍高于2008年第四季度的26.4%,但欧元地位受到冲击是事实。国际金融市场担心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赤字正在破坏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但是数据和事实则表明美国这种对策是维稳的需要,美元主导单一货币体系的终结将为时遥远,美元崩溃论为时尚早,简单定论伤害全世界。第三,制度建设定位效率,这是汇率最关键的支撑。美元可以自主和自如是因为有美元优势和高效的美元霸权制度,我国改革了汇率制度,但却随从新型金融危机回归单一钉住美元,无法实现自我改革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模式,这是国家利益和战略的较量,不是简单价格的比拼,我们需要全面考量和对应,不能简单局部定位和定论。

  相关稿件
·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条必走之路 2010-04-13
· 人民币汇率 重要的是我们的立场 2010-04-12
· 人民币汇率调整应“以我为主” 2010-04-12
· 人民币压力恐难“释怀” 2010-04-12
· “人民币升值可控通胀论”没有道理 20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