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试图“控制中国种业”
    2009-12-30    作者:刘石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与众多的其它行业相比,中国农业的开放最晚,开放的程度也最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种子行业实际引进外资仅仅约一亿美元,而且绝大多数是在蔬菜和花卉领域,而非主要农作物领域,与其它行业相比微不足道。
  中国的蔬菜花卉种子市场开放最早,造就了寿光、海南等世界性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繁荣。反观我国的粮棉油种子市场一直没有真正放开,在水稻,小麦,大豆等领域,外资企业根本没有进入;棉花种子外资企业曾经涉足,可是由于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外资公司基本退出了市场;外资企业真正开始进入的只有玉米种子市场。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所有外资公司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加在一起不足10%,如果以外资实际所持股份计算,尚不足5%。以如此缓慢的发展速度和区区的市场份额而惊呼“外资控制中国种子市场”,实在有悖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
  以中国大豆为例。中国的大豆种子市场外资企业根本没有涉足,中国的大豆种子公司完全掌握在中国公司手中。但几十年来形成的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和陈旧的经营理念使得中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和供应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中国现在每年大豆需求量的2/3需要进口,这正是在上游产业链闭关自守、不思进取的结果。
  国内的某些农业企业、种子公司的领导,其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不会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经营和管理企业。他们一旦遇到了经营难题,便会以“粮食安全”、“产业安全”、“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等耸人听闻的词句蒙蔽领导,忽悠百姓。其目的无非是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以便能够在现在的安乐椅上再熬两年。

  相关稿件
· 谨防外资垄断带来中国种业安全问题 2009-12-29
· 呼唤中国种业“航空母舰” 2009-08-17
· 中国种业灭顶之危 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