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争建“全球金融中心”不可取
    2009-10-15    作者:至善若水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哪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争论已久。据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6》报告公布的数据,深圳首次上榜,排名第五,并领先国内城市上海和北京,其中上海排名第10,北京排名第22。(每日经济新闻)

  相信这一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香港作为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在金融业和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是毋庸质疑的,而其第三名的排位也是大家能够预想到的,但就内地来说,上海与深圳哪个才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却一直未有定论。而在早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双中心”地位已被官方认可,上海凭借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冲击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野心也是路人皆知,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深圳,结果显而易见,在第一回合的交锋中,上海败下阵来。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获批“双中心”不久,深圳在获批的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中提出,将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等四大中心,其提出的“金融中心”这项目标并未获批。
  “无心插柳柳成荫”,深圳似乎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强势”。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在意这样一份国外评估报告,其对于现实情况是否真实反映仍有待考察,但是国内城市对于金融中心的争夺战却是日趋白热化。“全球金融中心”是块诱人的蛋糕,谁都想分一杯羹。不光是上海与深圳两大金融巨头争夺,北京、天津、大连、重庆等城市也都对这一称谓垂涎欲滴、跃跃欲试。有专家认为,中国应该存在若干个金融中心,此话不假,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英、美、日等国家似乎都只有一个排位靠前、影响力巨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不是那么好当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的验证,试问,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本同时将多个金融中心推向世界舞台?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金融中心”的光环显然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黯淡,反而在中国大地上释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据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其他内地的省份都出台了重金奖励政策,这些奖励有的是针对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给予补助,有的则是对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的收入进行津贴。奖励措施的出台,为的是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本地,推动本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但是,一家金融机构是否决定在本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主要是取决于它本身的战略定位、竞争环境、客户需求,并不是资本金的补贴或者高管人员的津贴。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与其把重要的、稀缺的金融资源用来补贴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或者是高管的收入,还不如把它用来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
  建设金融中心,需要良好的制度和优秀的人才。从硬件方面来看,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通讯和办公条件;软件方面,包括投资环境、良好的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以及信贷文化,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而将几千块钱补贴给“不差钱”的金融机构高管的意义似乎并不大。
  从国家整体战略考虑,各大一线城市争相建立全球金融中心也不现实。拿深圳来说,其作为香港向内地延伸的腹地,深港一体化进程已在所难免,加强深港联动,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配套的定位应该更准确;上海则应该积聚市场、资本、人才全力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
  摒弃全球性金融中心,各大城市仍可发展区域性有活力的小型金融中心,相对本地区集中融资,这样便可与全球金融中心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总之,金融中心不在多,而贵其精,地方经济发展不是只有金融中心一条路,如何结合本地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现优势互补应该是地方政府更拿得出手的政绩。
  相关稿件
· 北京首推百亿FOF 金融中心建设加力 2009-09-29
· 英离岸金融中心拟与上海加大合作 2009-05-22
·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配套改革要跟上 2009-05-13
· 金融中心建设倒逼A股国际化 2009-05-13
· 刘铁男:上海力争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200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