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须多方权衡
    2009-07-28    苏培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复苏好转的迹象。但是,通货膨胀像一个幽灵,徘徊在各个角落,通胀预期下的资产价格炒作空前高涨,而天量信贷和庞大的货币供应量又让人感到担忧。
  下半年会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会不会发生调整?资产价格泡沫是否会进一步吹大?对此,坊间争议较大。
  从目前的市场情形来看,人们似乎已经彻底忘记刚刚发生过的金融危机,火热的股市和疯狂的楼市,把悲观的人们迅速从危机阴影中带入通胀预期的幻想中。但是,实际通胀与通胀预期是两回事,实际通胀除了充裕的流动性助推之外,还要有商品的供不应求。目前,全世界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中,短期内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是,通胀预期的提前炒作,中国资本市场令人忐忑的盛宴,都让人不得不对下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格外关注。
  从目前的各种迹象来看,今年下半年和未来两三年中国很有可能会实施“明松暗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方向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与泡沫共舞的格局将不可避免。
  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7.37万亿元,M2增长28.5%,已远远超过全年“最低5万亿元”和“17%”的目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俨然成为“非常宽松”。于是,有人建议应尽快收紧货币政策,不能再让信贷高速增长,防止银行不良资产的反弹和国内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
  中国收紧货币就一定能够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吗?答案是否定的。上一轮的通胀和货币政策就是最好的例子。记得当时为了抑制资产价格和食品价格的暴涨,中国央行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结果“紧”倒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紧”了实体经济领域,而资产品市场的流动性泛滥程度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异常活跃,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后才逐渐发生逆转。
  现在,很多学者建议中国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预期,但是照此行事很有可能会重蹈上一轮货币政策的覆辙。显然,我们要总结教训:上一轮的“紧缩”政策之所以失效,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热钱大量流入,不但完全对冲了国内的宏观政策,而且加剧了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
  首先,从今年一、二季度的外汇储备增加额来看,二季度大幅增加1779亿美元,比一季度的77亿美元增加了二十多倍,其中不明来源的资金达1218.94亿美元,占绝大多数,而这些资金正是来赌下半年中国收缩流动性的“热钱”。如果我们现在盲目收缩,则正中“热钱”的下怀。
  对于热钱涌入的迹象,相关部门已经检测到了。目前,外管局开始对跨境资本流动实行均衡管理。前几天发布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欲对一些输入型的流动性通过“走出去”的政策来对冲,但是结果未必有效。因为,目前经济复苏唯一可以看到希望和亮点的地方在中国,现在我们鼓励外汇“走出去”,显然不合常理、不符合资本流动的属性。
  其次,如果全世界各国央行都在“放水”,而中国央行单独收缩流动性,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紧缩政策,中国就成了“冤大头”,中国的实际财富就会被稀释并面临流失。因为在全球化的格局下,财富分配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再其次,“一刀切”的货币紧缩政策可能会让中国经济出现反复。据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透露,我国上半年7.37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其中有48%都是中长期贷款,而这些贷款项目的建设周期大都在两三年以上,也就意味着这些贷款在未来两三年内不能轻易收缩,否则不但会制造出大量的“烂尾”项目,还会让贷款“打水漂”。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央为何要三番五次地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尽管不能随意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但是对于银行机构的信贷结构和信贷方向进行适当调整非常必要,将信贷资金贷向真正需要钱的中小企业,让信贷资金高效配置,防止粗放型贷款造成大面积的金融风险。
  同时,下半年的宏观决策需要多方权衡和战略性部署,需要从“危机管理”过渡向“泡沫管理”,宏观政策切勿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国要想宏观平衡,要想收缩流动性,必须先要对热钱进行适当的管制,进行必要的资本管制,不能再让其肆意流进流出,否则“热钱”通过“旁门左道”涌入,不但会对冲紧缩的货币政策,还会加剧中国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输入型通胀和输入型泡沫会更加严重。
  相关稿件
· 中国经济:政策推动下的脱钩 2009-07-23
· 中国经济政策走向:松油门,还是踩刹车? 2009-07-07
· 宏观经济政策面临“拐点”选择 2009-06-25
· 香港高官减薪背后的经济政策取向 2009-06-18
· 韩国将维持扩张性经济政策 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