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需要制度创新
    2009-07-24    余斌 张永生 陈昌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长期以来,贷款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障碍。为此,政府近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如要求各大商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事业部、各级财政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各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等。这些措施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需要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

  一、中小企业贷款难难在何处

  中小企业贷款难,表面看起来是由于小额贷款业务成本高、风险大。第一,由于单笔贷款规模小,银行放贷单位成本相对较高;第二,中小企业的账目往往不如大企业规范,银行难以获得充分信息;第三,中小企业往往缺乏有效抵押物;第四,中小企业本身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导致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大。
  其实,根据世界各地开展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和我们的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量大,只要经营、管理得当,成本和风险都是可控的。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而在于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市场化金融机构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专业队伍的特点,不适合且不愿意从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而适合从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中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其发展的政策空间又非常狭小。
  这样,中小企业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就被当做类似扶贫项目一样的“非盈利公益事业”,而不是被视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快速发展的盈利性业务。在这种思路下,人们指望主要通过加大政府扶持来解决中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就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们在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贷款其实是一项非常盈利的业务。浙江泰隆是一家小银行,成立于1993年,主要为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08年年底,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6.05%,户均贷款49.77万元。同期,全行资本收益率高达32.86%。16年来,其资产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向小企业发放贷款达18万多笔,计900多亿元,共扶持5万多家小企业,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

  二、泰隆商业银行的成本、风险管理

  一是依靠本地化充分掌握客户信息。泰隆并不局限于企业财务报表等正规信息,而是充分依靠本地化优势掌握客户多方面的信息。本地化的信贷员对客户信用状况了如指掌。同时,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也为信贷调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可以确定该不该贷、该贷多少。
  二是通过建立本地客户网络大幅降低成本。尽管单笔贷款额度小,但一旦客户网络建立起来,则后续成本就可以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一个本地信贷员,往往对应一个拥有上百个稳定客户的网络,小额信贷的单位经营成本反而非常低。与此同时,由于小额贷款期限短、利率相对较高,这也会抵消一部分经营成本。
  三是不依靠抵押物,大胆推行信用保证贷款。小额借款者往往缺乏符合条件的抵押物。这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小额贷款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但是,泰隆采取直系亲属担保、上下游企业互保、企业法人代表以自然人身份担保等方式,创新信用担保方式,发放的信用保证贷款占到全行贷款总量的93.6%,抵、质押贷款仅占6.4%,不良率仅为0.79%。
  四是提高内部管理效率。通过下放权限、简化流程,让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泰隆在半个工作日内审结的小企业贷款达到90%以上,最长不超过3天,基本满足小企业贷款“短、频、快”的需求。
  五是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实行差别利率。泰隆将利率细化为50个档次,平均贷款月利率0.75%,是基准利率的1.7倍,基本做到小客户“一户一价”、“一笔一价”、“一期一价”。2008年年底,泰隆税前利润为3.26亿元,收益非常可观。
  泰隆商业银行的经验不只适合当地,其模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泰隆先后在经济欠发达的台州市三门县和丽水市,以及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杭州等地开设了支行,以检验其成本、风险管理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结果,这些支行基本都在一年内实现盈利。
  泰隆商业银行的成功经营,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但却更多地昭示了一个道理,即只要我国适度放开民营银行发展的政策空间,一大批专门从事小额贷款的民营银行和优秀银行家就会涌现出来,中小企业贷款难也就不再是一个问题。只要监管得当,过去想像中的民营银行高风险其实也不是一个问题。民营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往往有强大动力去遵守各项监管规定,并最大限度地控制好经营风险。

  三、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若干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户数的比重高于90%,对GDP的贡献超过60%,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0%以上的农民工就业机会。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要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并摆脱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金融瓶颈制约,需要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力度。
  第一,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宽民营银行,尤其是从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民营银行的准入限制。对民营银行的金融风险不应过分夸大。如果放宽民营银行发展的政策空间,我国将会诞生一批非常优秀的银行家和有竞争力的中小银行。
  第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民营银行及其他专业机构之间要形成合理分工,以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这种分工不仅反映在大型银行和中小型民营银行的具体服务对象上,而且可以探索一些新的合作方式。比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外包”的形式,让中小型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其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延伸部门,二者形成互利的关系。
  第三,对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发展的各种典型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促进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要根据我国发展中小银行的特点,形成行之有效的严格监管制度。
  第四,妥善解决目前中小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包括:放宽中小银行增设支行的数量限制;鼓励中小银行以各种形式进行跨区经营;认真落实“支小”信贷的税收优惠政策;简化中小银行呆账核销的审批手续,对小额贷款及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将审批制改为报备制;等等。
  第五,对目前已出台的一些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政策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在进一步放开中小民营银行的同时,有条件地将业绩优良的贷款公司转化为真正的民营银行。(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相关稿件
· 民生银行预计中小企业贷款年增长200% 2009-07-10
·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不能“外松内紧” 2009-05-06
· 农业银行首季新增中小企业贷款2350亿元 2009-04-21
· 农业银行:今年计划投放千亿中小企业贷款 2009-03-11
· 谁来撑起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救命伞” 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