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监管为何警钟常鸣
    2009-03-25    陈宜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令香港的市场监管与公司治理缺陷暴露无遗,也给金融监管当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金融产品监管缺乏效率

  自2007年以来,在金融海啸的冲击波中,香港经历多次市场监管事件,密度之大,影响之深,给投资者造成的信心损害,恐是香港自建立证券市场以来所罕见。
  最初曝光的是Accumulator(累股证)事件。对于累股证这一产品,迄今为止没有多少投资者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包括那些购买它的富人——他们仅仅因为达到了Accumulator的投资门槛(即100万美元,约合780万港元的投资额),便被界定为“专业投资者”,可以在OTC市场上买卖几乎不受监管的这种高风险衍生品。
  在金融大鳄横行的OTC市场里,又碰上金融海啸,于是“人儍、钱多”的“专业投资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提款机。由于受害者甚少,且为富人,普通大众多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对待这一事件,没有多少人去深思。
  坦率地说,香港的“小政府、大市场”的行事规则是,有关监管机构的制度变更,更多是针对那些足以撼动市场的事件。去年9月暴发的雷曼迷你债券事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迷你债事件实质上只是Accumulator事件的“散户版”:一群根本不知迷你债为何物的散户投资者,被另一群同样不知所以的银行销售人员用尽手段,把毕生的储蓄投入了一种不是债券的“债券”之中。
  银行职员是否有“欺骗”仍处在调查阶段,但是监管机构事前没有充分对市场机构以及产品进行有效监督,已经引起了散户投资者的愤怒。
  和累股证投资者一样,迷你债投资者很少有人把产品条款理解清楚之后再签字;和累股证又有不同的是,迷你债的受害者是大众,而且对许多人而言,丧失的是整个家庭的资产,因而引发的社会反响尤其强烈。也因此,监管当局备感压力——特别是当那些平日高高在上的财经官员,被迫站到立法会议上接受咨询,被当众责难甚至辱骂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反思:政府到底应该如何调整?

  公司治理问题严重

  金融海啸不仅仅曝光了香港金融产品监管的弊端,同时也令香港上市公司治理的漏洞一览无余。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10月的中信泰富高管炒汇巨亏事件,尽管有母公司中信集团善后,该公司仍然难免股价暴跌的命运,成为去年跌幅最大的蓝筹股。中信泰富失信于投资者除了损失惨重,令公司盈利受损外,更主要是市场怀疑公司在事件中有所隐瞒。
  更特别的是,该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同时身兼港交所董事、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收购上诉委员会委员和提名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等多项公职,投资者有理由期待他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治理水准。虽然范鸿龄随后辞去多项公职,但是投资者对于香港监管机构的不满情绪并未完全平息。
  不少金融界人士私下对笔者抱怨,其实香港一直以来仍延续着靠拢商界的政策,政府往往代表或是服务于商界的利益,在这种“小政府”理念下,往往造成对“大市场”的纵容。
  在中信泰富之后,刚刚脱离蓝筹的电盈在私有化过程中传出的“种票”传闻,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香港证券市场公司治理的忧虑。
  其实抛开“种票”疑虑不说,电盈大股东提出的不费分毫来私有化电盈的方案,已经有违良好公司治理的标准。尽管李泽楷据理力争,辩称需要向银行借贷,需要付出利息才能实施私有化,却只字未提为何不把电盈的大量留存现金分给广大股民,而要进入大股东的腰包。这种近乎狡辩的做法,只能令外界对其公司治理再添质疑。
  现代会计与金融学已经证实,有效的监管是市场有效性的必要保证。以跨国法律与投资环境研究而出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金融学教授Rafael La Porta发现,那些更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市场,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更受投资者支持,融资成本更低。
  在La Porta的研究结果中,香港的投资者立法与公司治理尚属较好标准。而在美国传统基金会自1995年开始的全球经济自由度排名中,香港更是一直高居榜首。
  但是也正如学者们过往研究所证实的,往往在金融危机的年代,公司治理问题才会更加突出。从上述例子中人们可以看到,在金融海啸之下,香港公司治理问题曝光甚多,显示香港的投资者保护还有待改进。
  最近的担忧则是来自于汇丰控股。这家被称作“大象”的企业是香港的象征,一百多年以来,它以稳健和良好的公司治理而深得香港投资者青睐。但是它在今年业绩大幅倒退的情况下没有提前发布赢利预警,同时在多次否认市场所预期的配股传闻后,又实施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配股活动,令投资者对它的管理者诚信产生疑问。
  在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对公众进行解释后,外界对汇丰的质疑有所减弱。不过人们对于港交所在这起事件前后所秉持的态度更加忧心忡忡——尤其当港交所居然为了避免汇丰配股造成市场波动,而暂停实施一年的收市后竞价交易时段(U盘竞价)时,大量的责难出现了。人们并没有忘记,尽管U盘竞价政策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外界质疑,认为它已经成为大机构做市的工具,但港交所却一直固执地坚持它的合理性,谁料想,仅仅是汇控一家上市公司的配股,便结束了它的短暂存在。
  香港投资者更难以理解的是,汇丰未发赢利预警,有关监管当局不发一语,而是由媒体与投资者要求汇丰作出解释;而随后公布业绩的香港最大地产商之一新鸿基地产(00016.HK)在公布去年下半年盈利倒退95%之前,也没有发布赢利预警,有关监管部门仍然不发一语。
  难怪有投资者批评香港的监管者处事风格往往是“不知不觉”,只有发生重大市场事件才“后知后觉”;相比之下,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特区政府果断入市,阻击金融大鳄,救市于危难之中,给投资者留下良好印象。
  客观地说,随着金融产品的突破性增长,以及上市公司操作的复杂化,从业与调查人手远远不足的监管机构与政府部门面临着软硬件方面的严峻挑战。不过,如果事事被动挨打后才有所反应,事事依赖市场,只满足于“小政府”与“自由经济”的美誉,恐怕有朝一日会发现,“市场”的面孔有时实在狰狞。

  相关稿件
· 严格市场监管才能保护民族工业 2009-02-17
· 加强对市场监管 法国竞争管理局正式成立 2009-01-15
·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要求加强烟花爆竹市场监管 2008-12-31
· 商务部紧急通知要求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力度 2008-12-30
· 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创新之路 200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