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别忘了未入围产业
    2009-02-27    北京 冯海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至此,国家确定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齐。此前传出的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将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未有结果。(2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危机深不见底、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时代背景下,有关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必然刺激公众的神经。无论是市场反应,还是舆论热捧,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些振兴产业的利好消息,既有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更给了公众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
  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尽管各个产业振兴规划方案内容不同,但大概意思是一致的,既指明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又加大了金融和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即对各个产业进行方向性和政策性调整。相信这些产业振兴规划,不仅可以短期内提振行业,从中长期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这也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众多行业争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原因。
  但是,在政府有形之手振兴重点行业的同时,笔者以为不可忽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如果有关方面对行业特点认识不清,不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影响的不仅是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效果,同时也消耗了政策能量,更重要的是错过了救市的时机。只有把握好市场规律,让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共同发力,产业振兴的梦想才能早日照进现实。
  比如,有色金属产业规划提出,鼓励大型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力争形成3至5个具有实力的综合性有色金属企业集团,使铜、铝、铅、锌骨干企业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目前的70%、55%和40%,提高到2011年的90%、70%和60%。这一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应避免“拉郎配”。
  尽管房地产未闯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政府与市场博弈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2008年底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箩筐救市政策,但市场却不大给面子。原因就在于政府意愿与市场意愿背道而驰。如果政府在市场回归理性之后再合理出手,估计会是另一种结果。
  政府之手振兴产业,实际上是重新调整资源配置,使产业格局更合理以适应新形势。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调整,完成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而不是继续过去的低水平模式。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振兴产业要与国际市场接轨,要考虑到诸多国际因素,比如说“国际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仅仅是振兴钢铁、汽车、船舶等十大产业。诚然,入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有充足的理由优先享受“政策红包”,但是,要想让中国经济均衡化发展,就不能存在产业歧视;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外,还要不断向其他行业派发一些“政策红包”,以实现中国经济整体性提升。

  相关稿件
· 产业振兴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2009-02-27
· 产业振兴不应忽视市场能量 2009-02-26
· 为何民众敏感于房地产业“振兴” 2009-02-26
· 产业振兴规划理应纳入房地产 2009-02-26
· 金融产业振兴应该先行 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