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消费券为提振内需推开一扇窗
    2009-02-10    蔡方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国新办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对一些地区发放消费券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说,消费券的问题是商务部“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成都、杭州等地发放消费券“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在特殊条件下是“比较可行的选择”。姜副部长的此番表态,是消费券从争论走向现实之后,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层面的赞同。虽然官方的措辞还是一如既往的“委婉”,但从中却可以看出很大的观念转变。

    自从欧元之父蒙代尔建议中国向国民发放消费券之后,消费券一直就是争议的话题。当时,商务部一位专家曾经通过媒体公开“强烈反对”这类做法,认为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还将“损害中国人自古以来宝贵的自我奋斗精神”。但就在争议声中,成都、杭州等地开始率先向特定群体发放消费券。 据了解,成都、杭州两地的消费券基本上都已转化为真实消费,对拉动内需、改善民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家报纸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消费券让杭州人如此幸福”!
    “危机同时也意味着机遇”,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措辞,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但一旦把它套用在消费券问题上,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得多了。如果不是遇到了全球性经济危机这样的特殊情况,消费券可能永远也不会提上我们的现实日程,甚至都不会进入观念争辩的领域。由于外部需求的全面萎缩,提振内需成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不二之途,在保增长成为各级政府首要目标的条件下,任何只要有所裨益的做法,都是可以拿来借鉴和实验的。在迫切现实要求的推动之下,消费券得以轻松逾越观念的屏障,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同时也成为惠及民生的一项特殊福利。完全可以说,是经济危机让决策人士放开了视野,摆脱了观念束缚,看到了提振内需的更多办法,这难道不就意味着机遇的来临吗?
    刺激消费无疑有着多种方式和途径,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莫过于让中低收入群体直接获得消费的能力。发放消费券即是如此。表面上看,这有点像是不劳而获,似乎也不符合原有的分配原则,但在经济出现萎缩、内部需求不旺的情形下,消费券却很好地把抚恤与消费结合了起来,给地区经济带来了活力,给百姓带来了实惠,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理由不去肯定它。这似乎告诉我们,在内需乏力这个长期困扰中国的重大问题上,很可能有许多藩篱都是我们自设的,很可能有不少盲区需要去发现和突破。而这就意味着,提振内需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适当政策调整,更需要全体国人的思想解放与观念创新。
    诚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言,拉动内需的最好方式是完善社会保障、提升百姓消费信心。但是,这毕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经济危机未必会给我们那么多的时间去补课。消费券在杭州等地的“试水”则提示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我们自己不在观念的束缚中裹足不前,提振内需的办法可能会比想象的要多,战胜危机的希望也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推开了一扇门,路可能就在脚下。

  相关稿件
· 长三角:数千万元旅游消费券够“刺激”吗? 2009-02-04
· 转化率近100% 消费券引领刺激消费第一波 2009-02-02
· 长三角:数千万元旅游消费券有多“刺激” 2009-02-02
· 从消费券发放到分享国企红利 2009-01-22
· 杭州将面向全国发放旅游消费券 200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