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春节的另类功能
    2009-02-06    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春节年年过,今年有不同。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牛年春节除了让老百姓阂家团聚、重温传统文化之外,还扛起了拉动消费的大旗。
  据商务部1月31日发布的监测显示,牛年春节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9年春节消费品零售额的实际增幅还高于2008年春节。
  春节消费的火暴程度超出很多人预期。春节前夕,一些外国媒体想象中国将度过一个“安静”、“沉闷”的春节,但假期没过完,他们的舆论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儿,称“春节经济有可能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排头兵”。
  其实不必说外人,就是我们自己,对今年春节能过成什么样,也难说有多少底气。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至今还没使我国经济伤筋动骨,可冷风一个劲地吹,很多企业在“冬天”里的日子并不好过。节前,不少地方纷纷调低09年经济增长数字,预示着今年也许是最难过的一年。
  然而,牛年春节消费的红火,却着实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扩大内需与启动消费的信心。与之前担心相反的是,所谓金融危机似乎并没有阻挡得住中国老百姓开心过大年的好心情,倾家出动去饭馆餐厅吃年夜饭、外出旅游、逛街购物,不少商场饭店都赚得盆满钵满。统计说,全国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食品、饮料、烟酒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17.5%和14.7%,一些地方的传统年货甚至出现“断档”现象。
  中国牛年消费热情高涨,叫那些市场依然冷清的国家羡慕甚至吃惊。其实,春节消费不过是中国老百姓巨大消费潜力的“冰山一角”。改革开放30年,尽管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民间财富的不断积累,依然为扩大内需准备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而广大人民群众期望尽快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心情,又为推动消费提供了巨大动力。只要看看农村农民对家电下乡的欢迎程度,民间消费潜力就可见一斑。牛年春节的到来,不过是消费潜力集中释放的一个窗口。
  有人说,牛年消费开门红,与政府近期推出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种种举措分不开。比如节日旅游,不少地方降低景点门票价格、甚至免费开放,有效刺激了春节旅游市场。还有各种商业促销活动,向消费者让利,换来顾客盈门、销售兴旺。的确,对普通百姓来说,过节必须花钱消费,尤其像春节这样传统的中国节日,再穷的人家也得吃一顿比较像样的年夜饭,还必须给孩子们点压岁钱买鞭炮。不过,要让老百姓的钱花得舒畅开心,在过节的基本开销之外增加更多消费内容,如果不在活跃市场方面多动点真格的,给老百姓多点实惠,仅靠春节的7天假期就想收获2900亿恐怕是有些难度的。
  由此可见,牛年消费的开门红,既让今年扩大内需有了更多信心:已有不少专家据此认为春节消费第一把火旺,对全年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如何进一步启动市场消费给出不少启发。比如,鼓励更多老百姓花更多的钱消费,相关政策措施必须跟上,特别在不少市场环节上要变过去的与民争利为让利于民。此外还应更多地在改善消费环境方面下功夫,尽可能为老百姓消费提供方便。尤其在商品消费尚存很多空白点的广大农村地区,应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家电下乡的成功说明“酒好也怕巷子深”,有了发达的现代商业服务业,才能为有效扩大内需提供保障。
  中国有句老话:一年之计在于春。牛年春节消费带来好兆头,令世界对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潜力刮目相看,不过要想将这把“火”一直烧下去,使之真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目前不能过早乐观。
  相关稿件
· [随笔]“返乡潮”与“蓄水池” 2009-01-23
· [随笔]钢铁大王的三步走 2009-01-16
· [国际随笔]寻找美国房地产市场“风向标” 2009-01-16
· [随笔]就业与救市 2009-01-09
· [随笔]机器人与消费热点 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