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返乡潮”与“蓄水池”
    2009-01-23    作者: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又到春运,车站每天涌动着归家心切的人流。虽然同往年一样,春运的“主角”依然是农民工和大学生,但相信其中不少农民工的心境会与以往大不相同,因为牛年春节过后,他们能否还会外出打工挣钱,目前可是个未知数。
  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让农民工今年外出打工的路变得异常艰难。目前全球经济正值“严冬”,何时复苏前景未明。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明显回落,不少原来以出口加工为主要业务的沿海企业纷纷关闭或转产。仅外贸大省广东,去年就有7000多家企业关闭。再看长三角,情况也很不乐观,尤其是经营传统出口产品的企业,日子相当难过。
  这些外贸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生意好时大量吸收农民工,现在自身难保势必要收缩规模。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农民工返乡潮便一浪高过一浪。据农业部对10个省市的调查,到去年底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已有780万人提前返乡。而春运的拥挤程度显示,实际返乡的农民工远不止这个数字。
  如此庞大的失业人群,放在哪里都会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何况,农民工流出的地方,大多经济欠发达,工作机会比较少。否则,农民工也不会像候鸟一样,每年都赶春运的热闹了。有专家指出,就业的真正挑战将在春节之后到来。“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少人还会出来打工,才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
  不过,换个角度看农民工反返乡潮,或许会对这一问题有一种全然不同的认识。如果说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蓄水池”,那么农民工就是“蓄水池”中更不能缺少的“水”。中国经济之所以保持了连年高速增长,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存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曾经的一个调研报告显示,改革开放多年,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率达21%。劳动力资源的主力是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全国多达两三亿的农民工,肩负着建设城市、制造商品、服务社会等诸多重任,成为推动各地经济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与城市劳动力不同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一旦遇到经济萧条、企业收缩的情况,可以暂时离开城市返回家乡,至少大部分农民工家里还有承包的土地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所以,“下岗”的农民工返乡,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城市就业压力,另外一方面仍然为企业恢复生产保存着有生力量。一旦经济形势好转,这些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会重新走进工厂车间。即使在返乡期间,见过世面又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民工,也可以找机会创业,为活跃当地经济作出贡献。
  所以,一味地将返乡农民工看成是就业的“包袱”或负担、恨不能早点甩开的想法是缺乏远见的。就像天气有晴必有阴,经济发展也有起必有落,不论形势如何变换,只要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里随时有足够可用的“水”资源储备,经济持续发展就有基础有后劲儿。
  当然,返乡的农民工面临着种种困难,尤其那些已经失去承包土地的农民,生活来源都成问题,他们迫切需要政府的关心。国务院为此专门做出部署,要求各地为回家农民工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就业培训,鼓励农民工积极创业自救等等。不少地方也已经行动起来,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各种帮助。更有一些地方将有技术的农民工看做是本土企业的希望,乘机大批吸纳返乡农民工。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让劳动力市场“蓄水池”里的“水”长流不断,眼下就不能不在返乡农民工身上多花些功夫。
  相关稿件
· [随笔]钢铁大王的三步走 2009-01-16
· [随笔]就业与救市 2009-01-09
· [随笔]机器人与消费热点 2008-12-26
· [随笔]购物券之争 2008-12-19
· [随笔]白领与池鱼 200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