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农”现代化带动内需增长
    2008-12-11    姜永坤    来源:解放日报

    如何将经济增长从过分倚重出口转到立足内需上,是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国内庞大的农村资源尚未被开发,加快“三农”建设步伐,推进“三农”建设现代化,应成为促进我国内需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发展战略重心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已成为生态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看其有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基础,有没有一个具有应变功能的、以确保粮食供给为核心的农业安全生产运营体系,农民是否富裕,农村是否繁荣,城乡是否融合。将“三农”现代化视为拉动内需的途径,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城市与农村的消费边际弹性不同。时下,在城市中,我国居民在经历了上世纪末商业革命和大宗消费品排浪式消费之后,先后步入个性化消费阶段。城市居民收入边际消费弹性也随之逐渐减小。而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生产消费基本尚处于未开发或刚开发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民潜在的生活消费需求很大,农民消费边际弹性较大。此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农业人口大国。富裕起来的亿万农民,将会成为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内需主力构成。但这能否成为现实,或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我国今后“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力度和进度。
    第二,农村有巨大的社会民生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基本采用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确保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三农”发展总体相对滞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差异较大,并受到地区行政板块经济发展格局的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各地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这集中表现在每年城乡之间的“钟摆式民工潮”上。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如,农村精壮人员流失,带来土地撂荒和农村下一代“失教”现象;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造成农村购买力低下和乡镇商品市场发育滞后;城乡之间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造成城乡关系、地区关系、工农关系不和谐等,并显示出农村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的巨大需求,以及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等需求。
    从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上,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三农”现代化战略并予以推进,将能够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刺激更多农村消费、拉动农村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近年来,中央加大反哺农业、农村的政策力度,农业形势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从深层次看,由于工业、农业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金融信贷、服务加工支持力度的不足,流通、批发、销售环节纷纷分流利润等,目前,农民实际的得益还不多,务农积极性的提高还不快,农业正常劳动力外流现象依然严重。如果让这种失衡格局继续发展下去,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发展仍会长期成为“短腿”。
    然而,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客观性要求来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我国“三农”发展相对滞后所造成的地区发展、产业发展不平衡,已经泛化为掣肘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不转变发展方式以及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仅将遭遇经济结构的内在阻力,各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认同和实施力度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否适时化解,不仅事关“三农”建设,也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
    消除我国城乡间、工农业间、经济与社会间存在的多重性和多元化差异,需要有一个战略来主导,需要有一个和转变发展方式以及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有交集的主战略来统领和带动。从我国国情来看,当前这只能并且应该是一个实现“三农”现代化的战略。所以,适时推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又是其发展基础的农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并以推进“三农”现代化作为主导战略,是避免继续以单向工业化进程来推动现代化造成结构失衡的需要。它不仅有助于当前在转型发展中形成新的战略性推动力,也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夯实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促进新形势下我国农工商、城镇乡协调发展为方向,将“三农”发展真正理解成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来精心尽力夯实,实施“三农”现代化,将进一步激发出我国亿万农民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激发出全社会新的内生性增长动力。

  相关稿件
· 农业银行明年拟增“三农”贷款逾千亿元 2008-12-11
· 农行破解服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结合难题 2008-12-04
· 中国股市“稳”字当头 “三农”公司潜力大 2008-10-14
· 三农改革90%功夫应着眼于城市 2008-10-13
· 三农声中说“三最”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