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归制造业”呼声的启示
    2008-12-01    黄莹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纽约旅游局方面称,他们正极力打开中国市场以挽救经济,纽约各大景点也随之开始推出中文服务。用他们的话说,“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非常强大”。据报道,中国游客每年在赴美游上总开支已达15亿美元。而去欧洲的中国游客中,平均每次消费高达1359美元。

    中国游客不容小觑的购买力乃至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及其快速增长,从何而来?不是靠借债、超前消费或是“无所不能”的金融工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是一间间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工厂,是作为实体经济代表的制造业。
    反观美国,之所以会爆发疾风暴雨般的金融危机,病根也恰恰是虚拟经济极端膨胀与实体经济的弱化。这在经济生活中,就体现为花掉的钱远远超过了实际的财富。虚拟经济在其中扮演的更多是导火索的角色。
    制造业是一国财富的基石,从来如此。两百多年前,美国首任财长汉密尔顿指出:“不仅是富足,而且一个国家的独立与安全都是极大地与制造业的繁荣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美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也是按照这一思想来发展的。而在此次危机出现后,美国上下尽是一片回归制造业这样的实体经济的呼声。可以说,将主要资源和精力放在生产制造上,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健康经济之路。
    具体来看中国。 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因此,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应该利用出口所得的外汇储备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不是一味照搬西方所谓先进经验尤其是虚拟经济模式。
    事实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以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之所以发达,也是植根于其成熟的实体经济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在其充分实现工业化的土壤上慢慢培育而成的,绝非一蹴而就。而金融发达的冰岛之所以在危机波及之时陷入破产,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扎实的实体经济做支撑。
    另外,从应对此次经济危机的角度来说,巩固并提升制造业也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虽然,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本来就处于艰难转型期的国内制造业目前也面临困境,其中不乏原本经营良好的企业。但这些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必经的考验之路。
    以长远而论,快速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是让这些企业摆脱困境并实现稳定增长的根本解决之道。在发展方向上,产业转型升级仍将是重点。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力及劳动力成本能带来更高的价值链,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从操作手法上说,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增加技术含量来缩短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具体方式上,可以积极进行对外投资或购入高新技术。有专家建言,利用当前欧美经济不景气这一时机,参股发达国家那些技术尖端、资金短缺的实体公司,实现产业投资意义上的对接。这样,可以使中国企业从产业链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进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此外,中国的制造企业在出口方向上需要积极开拓欧美以外的市场。据报道,有触觉敏锐的浙江企业已经把今年圣诞礼物的文字改成了俄文和阿拉伯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