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转向产业链竞争
    2008-08-15    作者: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轮又一轮的“意外”因素冲击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年初的雪灾带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CPI接连蹿出新高;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烧毫不留情地向中国输送着通货膨胀;在国际因素的影响下,再加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能源价格的紧张的局面一直无法缓解,PPI以10多年的新高对CPI虎视眈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家们一个又一个地高喊: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是一种客观的事实,面对这种事实,我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做好一种心理准备:准备吃苦、准备困难降临,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办法,来抵御寒冬的寒冷。笔者以为,这种办法是有效转向产业链竞争,有效提高市场的话语权。
  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例子是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在中国的出厂价格是一美元,在沃尔玛的售价是9.9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投入了大量的机器和厂房设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所获得的收获是芭比娃娃售价的1/10强一点,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收获是属于别人的。这种高收益低消耗的生产方式来源于强大的产业链优势。
  这种优势首先来源于产品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够体现现代的消费需求,并且融合了很多的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具有创意。其次来源于市场渠道,这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且创意新颖的产品能够通过市场渠道有效地到达它的消费者手中。还有就是有它的终端用户,也就是有忠实的消费群体,愿意自己掏出腰包里的钱来购买这个产品。还有就是它能够有效地分配订单,找到能够高质量地生产、准时交货、制造成本低廉的生产厂商。最后,它有一个完善的仓储和物流体系,能够有效地保存配送到世界各个市场。
  其实,产业链的这几个方面是构成一个卓越品牌的必要要素,所以,产业链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品牌的竞争,只是产业链表明了品牌竞争的细节方面。
  在以上的产业链竞争的五个方面,中国的企业很清楚地位于订单分配的这个角色——我们有现代化的设备、低廉的劳动力、兢兢业业且不知疲倦的劳动者,但是,我们只是这个链条中利益最微薄的一个环节。原因很简单,我们或者缺乏产品设计能力,或者没有市场的终端控制能力,或者没有有效的渠道,或者没有有效的仓储物流能力。而且,我们必须对到手的订单感激不已,因为一旦失去订单,我们的大量厂房和设备就会闲置,大量的劳动力就会失去工作,尽管我们的利润很微薄,经不起任何的市场价格和环境的变化。
  为什么我们不能向产品设计、终端消费者的获取等产业链上多下工夫呢?有很多理由来描述各种困难。这些确实是一种客观现实,但是任何的后发者都面临这样的难题,关键是我们是否有意识、有毅力来确定我们的目标、坚持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利润微薄,但是,我们已经积累了很长的时间,只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一点一点地积累,逐渐就会形成我们的品牌优势。
  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正在快速成长、收入逐步提高的人口大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消费者足以支撑起各个领域的品牌企业,关键是我们的企业是否真正关注到中国的消费者,他们的时尚趣味,他们的文化诉求,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的产品要求。是否全心全意地真正来满足国内的消费者,而不是让他们充满了失望,应该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只要能够真正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赞同和认可,同时在积极的国际竞争中虚心向卓越企业学习,不断地进行创新,我们就能够从局部市场获得优势,然后在全国市场获得优势,逐步走向世界。这样就能够一点一点地在产业链的竞争上获得主动,最后获得世界性的竞争力。
  相关稿件
· [观察家]谨防品牌被“克隆” 2008-08-01
· [观察家]准备过冬 2008-07-25
· [观察家]改变才能生存 2008-07-18
· [观察家]戒“赌性” 2008-07-11
· [观察家]成长的烦恼 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