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软件骗局揭示资本市场软肋
    2008-06-11    作者:闵侬    来源:广州日报

  8年前中国资本市场沦为“赌场”,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行政调控的管理制度,如果这种资本市场的软肋继续存在,“赌场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6月8日播出了一期名叫《炒股软件也会信口开河》的节目,讲述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深圳市曾有家“金股之王科技有限公司”,号称一月能赚取2000多万元净利润,现在非但一夜间关门歇业,更遭受着大量股民的投诉。记者经过一番暗访,揭示了全国有大量类似的“炒股软件”存在,而它们的共同目的不是“带领股民走向富裕”,而是从中小投资者身上叼肉。
  其实,这种欺诈股民的连环局并不鲜见,尤其是在2006年兴起的这波大牛市中,炒股骗局骤然勃兴来势汹汹,几乎可以和短信骗局并列为骗中翘楚,著名的“带头大哥案”也是其中一例。利用“软件”为幌子只不过是个升级版本,造局者通过肆意夸大渲染,使一些普通投资者对所谓炒股软件产生神秘感和崇拜感,认为不借助这些“高科技工具”+“内线消息”根本无法获利,于是欣然入局。
  解读这类骗局,责怪股民群体的不成熟、轻信毫无意义,大而化之地喊几声“呼吁法制监管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亦无建设性可言,重要的是,读懂这个连环局揭示出来的我国资本市场软肋,方能正本清源。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面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这是任何骗局诞生的温床。
  巴菲特讲过,价值投资法则之所以不被绝大多数投资者坚定信奉,根本在于人在财务数字面前天生的自卑感。这个论断其实包含一个重要前提,即“财务数字”是真实有效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里,投资者不仅对财务报表有“自卑感”,怕自己看不懂,更充斥着“不信任感”,觉得压根儿就没几家上市公司值得信任。不仅财报可能造假,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是随时可能联合庄家、搭建“老鼠仓”,或者利用内幕信息、重组疑云等牟取暴利。
  且不说“银广夏”、“蓝田”、“大庆联谊”之类的恶性欺诈案例,单单最近两年内,我们频繁所见的广发证券、杭箫钢构等内幕交易案,以及屡次进入公众视线的“史上最牛散户”、“教授股神”、“连续涨停之王”等事件,无不叙述着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逻辑:既然信息高度不对称,而这个市场里获取暴利者都是拥有信息优势者,一个不买“软件”不“跟庄”的散户怎么可能赚钱?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行政审批调控方式影响市场原则,直接催生了大批秉持机会主义立场的投资者。
  我们这个市场里,还有不少“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故事,很多投资者被误导为两种类型:迷信和乡愿。迷信者要不就“拜大师”,要不就“信软件”,搞得自己神神道道乌烟瘴气;乡愿者则把“听政策炒股”挂在嘴上,以投机钻营为荣,最近则纷纷热衷于“探听基金席位号”。迷信和乡愿的东西多了,人自然会迟钝,会丧失常识,也就容易让骗术得逞——自古以来,欲控制人思想者莫不从此途径着手。
  然而,出现这种倾向并不怪投资者,关键在于行政主导的市场管理模式催生了强烈的机会主义思维模式。从去年“5·30”后,“市场定价”被“政策定价”取代,不收取印花税的权证被反复爆炒,券商利用权证创设制度大肆敛财;此后,股民“听政策”变基民,而机构则顺势爆炒出所谓蓝筹泡沫,以至于使沪市股指短期内飚升到6000点以上;从最近开始,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这种机会主义的“品味”都每况愈下,爆炒起什么“保卫川股”、“基金讲政治”等不入流的概念题材。投资者从“听政府的话”开始,逐渐演变为“谁的话都听,除了自己”,见了自吹自擂的骗子都当“救世主”,其本质正是判断力和常识完全沦丧。
  以史为鉴,8年前中国资本市场沦为“赌场”,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行政调控的管理制度,而今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行政机构依旧垄断审批权限,致使利益群体借助信息优势掠夺市场果实,有此资本市场软肋在,“赌场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