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暗示不再减息 我国货币工具应调整
    2008-06-06    作者:余丰慧    来源:证券时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日表示,在通胀风险压力下,美联储不希望美元进一步下跌。美联储不太可能进一步下调官方利率。美联储正在“关注美元币值变化对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影响”。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更加关注美元走弱,更加关注通货膨胀,不可能再降息,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必将促使美元反转,必将对美国国内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也将对世界各国影响重大包括中国在内。
  过去一段时期,美国采取的连接降息政策,使中国货币政策陷入两难选择和非常被动的局面。一个直接影响是,作为货币政策主要工具的利率一直处于“哑火”状态,流动性过剩一直不能遏制。在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本应大胆提高利率,遏制通胀,但美国却一直降息,美元一直贬值,中国如果提高利率,中美利差必然扩大,人民币升值加速,热钱趁机大量进入,冲击中国内地物价。无奈,中国央行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等数量工具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胀,而实践证明效果欠佳。因为,这些数量工具回收的只是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过剩流动性,而对相当部分金融机构体外流动性望尘莫及。同时,如果过度使用数量工具,还可能造成商业银行等流动性出现问题,影响其自身经营。正确的路径选择是,通过提高利率把社会过剩流动性吸收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再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等把商业银行体内过剩流动性回收到央行,进行冻结。
  由于利率手段不能使用,一些专家提出了利用人民币快速升值抑制通胀的馊主意。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这驾拉动经济的马车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在消费没有启动起来时,出口这驾马车不能降速太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给中国央行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工具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使利率工具得到了“解放”。如果CPI继续保持高位,全面通胀风险压力加大,央行不应再单纯使用数量工具,而要考虑使用利率工具。提高利率也是缩小存款负利率幅度的要求。在应对通胀中,利率工具决不能“缺席”,否则,通胀这头洪水猛兽就很难被降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