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尾货热销与民生
    2008-03-07    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衬衫几元一件,裤子十几元一条,羊毛衫、羽绒服不过百元……据报道,今年1月份开张的北京某服装尾货市场,每天顾客盈门,生意火爆,连带已经开张和正准备开张的同类市场,构成京城商业的一道新风景,去尾货市场“淘宝”也正成为普通百姓消费的一个新热点。
  所谓尾货,通常指外贸订单多余的商品或企业库存积压的商品。与一般因质量问题遭到降价处理商品不同的是,尾货并非质量不好,用料与做工都与正规商品差别不大,有些款式可能显得有点落后,但一般不影响穿用,其超低价格对中低收入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所以尾货市场甫一推出,便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据说某服装尾货市场试营业的3个月里,出货量已经超过1.2亿件,销售额达20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春节刚过完,笔者单位附近的几家大型商场便显得门庭冷落,即使有顾客进去也是看得多买得少,生意看来不大景气。原因何在?价格太贵,一件衣服上千元还是最普通的那种,要想买名牌,兜里没有上万元最好免开尊口,即使在打折特价区,买双运动鞋起码也得几百元。时下社会,高收入者的确不少,可占大多数的仍然是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他方面自然能省则省,对那些昂贵的消费品,只能敬而远之了。
  尤其是去年以来的猪肉、食油等日用品普遍涨价,让老百姓感到生活压力明显增加,别说购买什么奢侈品了,不少家庭连日常开支也得精打细算才行。在这种背景下,称得上物美价廉的尾货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可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适合大众消费的地方不只是尾货市场,一些城区保留的早市,每天也以其大量低价鲜活的商品吸引着众多普通消费者。相对于大超市的高档次高价格,早市的价格优势具有很强吸引力,不少中老年人宁愿放弃附近的超市,多走几站路也要到早市上去转转,特别在中午临近收市的时候,很多早市仍是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因为那时小贩们急着收摊,销售价格最低。
  一边是低档市场的热闹,一边是高档商厦的冷清,对比之下不难看出,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普通百姓的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都趋向更加务实和经济。既然在尾货市场或小商店用几十元就能买到与大商场质地差不多的东西,又有多少人愿意为追名牌赶虚荣白花不少冤枉钱?面对高物价,老百姓需要的是更多类似尾货市场或早市那样适合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场所。为此,就给政府关注涨价下的民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如何改变目前城市商业销售场所过于高档化的格局,增加中低档商铺市场,通过有效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来消化一部分价格上涨因素。
  与大商场相比,尾货或其他小商店在经营成本上有明显优势,有人专门调查过,一件同样品牌的彩棉内衣,在某大商场卖120元,到批发市场就变成50元,在尾货市场只卖30元,价格之差达好几倍。大商场经营成本高是显而易见的,高成本最终还是消费者来负担,所以从改善民生起见,政府是否应该从税收、收费等环节入手,降低商业准入门槛,鼓励更多平价商店出现,让更多质量有保证、价格又合理的商品进入市场,如此既能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消费需求,又为商品流通开辟了多种渠道。当然,尾货以及其他小市场也可能存在着个别商贩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等问题,需要政府管理的配合。即便如此,它们对于满足老百姓多种生活需要的作用是不可轻易否定的。
  遗憾的是,近年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已经让成片的旧街老房变成现代化高楼大厦,很多原来低成本经营的老字号、小商铺没有了立足之地,居民搬进所谓的高档小区,附近根本难觅小店铺或低价市场的踪影。在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却失去了以往生活的便利。既然政府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就应该学会以普通百姓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城市里居住着各种人群,消费层次与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为地搞整齐划一那一套,最终很难得到老百姓的真正认同。
  实际上,所谓高档商业并非现代城市的惟一标志,国际大都市香港引人驻足的主要是遍布街头的小店铺,因为它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经营者多以低成本和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做着大商场不屑一顾的小生意,从针头线脑到家用电器,从青菜萝卜到生猛海鲜,价廉物美、方便光顾。应该说,香港能享有购物天堂美誉,众多中小私人企业功不可没。此外对社会来说,这些中小企业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吸纳大量闲散劳动力,是缓解就业压力不可缺少的“蓄水池”。如此经验,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一下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