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物流业拖后腿制造业难升级
    2008-02-04    本报记者:张舵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向中后期推进的关键阶段,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成本降低都需要物流业给予有力支撑。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国际化采购,全球范围的零部件组装加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订单式生产,对我国企业传统的以库存为中心的生产运营模式形成巨大挑战,传统的物流方式已经不能支撑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
  当前物流成本偏高阻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发挥。专门生产汽车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三环集团负责人介绍说,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使跨国公司采购成本降低,但采购的同时产生的附加物流成本却在增加。比如,汽车货物库存时间在国外一般是14天,在国内平均是40天至45天,直接影响资金流转;国内每笔资金每年流转1次至2次,而国外是8次至10次,差距很大。2006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成本(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8%,明显高于美国的8%。发展物流业降低制造业成本成为十分紧迫的一项工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说,物流与制造业的紧密融合,是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国际上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已经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虽然跨国巨头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但仍旧通过研发、物流控制着整个产业链的主动权和高附加值的环节,并不断打压制造环节利润。因此我们要提升制造业水平,就要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我们的制造业才能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
  接受采访的制造业和物流企业反映,尽管我国制造业发展急需物流业提供支撑,但当前制造业剥离的有效需求和物流业专业化的供给都不足,供需不畅成为两者联动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991年至2006年,我国实际完成的货运量年均只增长10%左右,与同期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5个百分点的差距,这反映出我国物流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仍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据统计,目前我国制造企业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产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这种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专业化社会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
  海尔物流公司总监杜晨光说,近年来国内的专业物流企业在管理和业务上也有创新,但不尽如人意,制造业需要能伴随其一同成长,一起发展的物流企业,但很多物流企业规模有限,很难做到长期服务。

  为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各界人士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促进制造业物流需求的释放。政府应制定制造业物流布局政策,鼓励、引导物流企业进入制造业配套的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实现制造业物流系统的布局优化,并吸引相关商会、银行、中介服务进入,构成产业集群。
  其次,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交流沟通。对于制造业来说,现代物流还是个陌生事物,而且我国物流业发展时间短;而物流业则难以号准制造企业物流需求的脉。专家建议,政府和行业应探索更多方式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信息沟通。同时,应建立物流业诚信体系,对物流企业有一个资质、信誉度的权威评价,让制造业企业在选择时有一个比照标准。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做供应链试点,然后加以推广。
  第三,不少企业反映,联动还需要政府在统一市场和制定标准方面的大力配合。上海通用汽车物流公司的徐广卿说,我们在国内有三个基地(上海、沈阳、烟台)、六个工厂,运营下来发现地区差异很大,服务上海的物流企业很难去服务别的地区的工厂,因为被地区保护所限制。另外,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前提是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比如托盘的标准一直定不下来,这就影响到卡车的标准,而且我们包装的标准、堆放的标准都不好统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