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谁来抑制资金饥渴症
    2008-01-25    作者: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最近,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消息不绝于耳,隔三差五总会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消息。再融资的背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比如收购母公司的资产、上新项目等等。对于这种种消息,大部分投资者只抱着一种正面的态度来对待。一旦这种消息得到证实,股价都会大幅度地上升。
  但是,本周一则再融资的消息却引起了投资者的害怕。这则消息就是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消息。
  21日,中国平安披露,拟公开增发12亿股A股,并发行412亿元分离可转换债。如果不出意外,平安再融资额将达到1600多亿元,再次刷新国内A股市场的融资纪录。此次平安A股再融资采用公开增发股票和分离交易可转债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并考虑给老股东优先认购权的模式,在国内融资市场上并不多见。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中国平安刚刚在2007年3月1日上市,募资近400亿。间隔不到一年,又一次巨大的融资计划来到了中国投资者的面前。其融资规模可能创下国内外第一的纪录——是中石油的668亿元和中国神华665.8亿IPO的总和还多。
  据国内一家著名金融机构分析,中国平安去年的融资已经足以支持中国平安的发展;其偿付能力达到了400%以上,远远超过了保险监管部门规定的100%警戒线。规模如此巨大的再融资不应该是公司业务本身的需要。
  人们推测,其巨大的再融资可能会用于扩张。平安公司对媒体的答复也证实了这种推测:“将以开放的心态把握境内外市场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有针对性地部署资本,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事实上,市场上的机会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对于追逐利润的上市公司来说,资金永远是不够的,永远会有资金饥渴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机会都能够带来真正的收益,并且壮大自己的竞争力。国内外无数的例子都说明,在自身没有真正具备消化能力之前,盲目地过度扩张时常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这就需要有人来帮助识别什么是真正的机会,什么不是真正的机会;并且有能力有效抑制不合理的资金需求。
  问题是,一般的投资者无法判断什么是属于自己的机会,什么是不属于自己的机会。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所有的再融资故事都可以让一般的投资者信以为真。如果再融资的故事进展没能按照设计的那样进行,一般的投资者大都是认赔了之。所以,一般投资者基本不可能担当识别者和抑制者的角色。
  机构投资者可以担当这一重任。因为他们有专业的研究队伍,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有职业化的经理人,有完善的调研体系,并且肩负着普通投资者的托付。但是,现在的基金经理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普通的基金投资者很难对基金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约束。基金管理者的权力还是来自于行政力量,他们可以得罪一般的投资者。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行政力量不可能对基金经理人的所有行为细节进行监管,这就使一些道德自我约束不强的人有可能进行利益的合谋。合谋的结果就是,本来最有能力进行识别和抑制的力量被弱化,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人们更有理由把这种识别和抑制的功能寄托于行政监管部门。同样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行政监管部门对所有企业的所有市场行为的识别也是困难的。而且,中国的证券监管体系正在向市场化方向转轨,市场定价和自由交易将是未来的方向。所以,完全依靠行政监管力量来进行识别和抑制是计划经济的思路。真正市场经济的方法,是投资者本身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对上市公司行为正当与否的识别能力和对不正当的市场行为的抑制能力薄弱。如果这一薄弱环节不能得到有效巩固,我们的市场还可能会面对许多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是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同时,丝毫不考虑对股东的回报。这种行为导致了2001年股市的大幅度下调,直到现在人们想起来还胆战心惊。
  相关稿件
· [观察家]要有强烈的股东意识 2007-12-28
· [观察家]对周期波动要未雨绸缪 2007-11-30
· [观察家]水温的变化 2007-10-19
· [观察家]花团锦簇尚需根深蒂固 2007-07-27
· [观察家]企业爱讲故事不是好兆头 200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