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综述
    2007-08-31    金灿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不久前在广州召开。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共同举办的本届论坛主题为“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届论坛以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为主题,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体制与机制,服务与创新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推进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与会官员、学者和农村金融机构高管认为,农村金融是支持和发展三农的重要力量,做好农村金融工作,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在中央的通一部署下,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比如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开业,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世等。据银监会的数据,新型机构已经有18家,其中村镇银行是9家,贷款公司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6家,18家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4亿元,总体运行良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保险试点扩大,农村信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会代表提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基础设置不配套,农村整体服务水平还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入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与会代表就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几项共识:首先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原则,坚持按市场原则推进改革,强调政策激励和引导。具有商业可持续条件的,通过商业金融予以满足,对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转化为有效需求的,发挥商业的作用。对于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和盲区,要引导发挥到其他各种形式金融组织的作用,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政策银行应加强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代理合作,在农村的各项业务可以主要委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其他信用社的小型银行代理,并支付合理的费用,加强代理工作的监督审查。需要对农村机构的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进行一定的补贴。
  其次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多国家在扶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有一些好的政策和措施值得我们借鉴。这些政策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实施公共支出的倾斜和税收政策,还有一个方面是采取差别化的金融管理政策,包括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政策,比方说实行差别化的存款经济制度等等,还有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比如在落后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的低息贷款等等。我们可以对农村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实行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政策等等。需要努力创新、积极开发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尽快将保险、理财、租赁、银行卡等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推广到农村地区。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宋海博士、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詹姆斯·莫里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等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和广东省相关部门的有关官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30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来自全国各省级农村信用社31个联社的银行行长、董事长、主任参加了本次论坛的讨论和交流。
  相关稿件
· 蔡昉:发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 2007-08-31
· 经济学家谢国忠:谨防泡沫制造者 2007-08-31
· 樊纲:应警惕股市和楼市资产泡沫 2007-08-31
· “变脸”探源 2007-08-31
· 应堵死跨国公司外籍高管逃税路线 200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