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考验义务教育改革的诚意和决心
    2007-05-18    鹿永建    来源:北京青年报
    各地小学升初中正处在关键期,很多家长又在为择校大伤脑筋,心情像天气一样越来越烦热。不久的将来,家长们能不能在“小升初”时心平气和地让孩子就近入学,根本在于对均衡教育资源起关键作用的地方政府和决策官员,能不能拿出诚意和足够的决心推进义务教育改革。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失衡是普遍现象,且有越来越不均衡之忧。以各种名义存在的重点中学、小学越办越大,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信心和希望备受打击。家长们削尖脑袋、想尽办法把孩子往所谓的名校、名班挤,合乎人的好胜心态,不择校才是怪事。想通过不允许考试、不让用证书做录取标准等遏制择校,有“皇帝的新衣”和自欺欺人之嫌。
    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的根本办法。实现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阻力当然不是来自广大学生和家长,而是来自于择校热中的既得利益者:名校、证书培训机构及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管理部门一些人。他们不会支持均衡教育资源,反而可能与教育公平私下唱对台戏,比如强调困难,拖延时间,或诱使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些不切实际、执行不下去的政策。原因很简单: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很大程度是他们手中的资源、特殊社会地位的支撑,甚至是寻租的资本。
    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是改革开放之初教育资源贫乏、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时代的产物。如今可用于实现教育公平的资源相对丰富了许多,关键看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是否能把教育公平的理念放在首位,是否能顶得住近在身边的名校校长及其利益共同体无处不在的压力和利益渗透。这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
    教育资源均衡化考验政府的决心和恒心,并体现在政策的力度和连续性上。在教育资源格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要遏制愈演愈烈的择校风,应当把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向薄弱学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