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位50多岁的大爷在买菜时被小偷偷走了钱包。他发现后勒令小偷归还,嚣张小偷竟恶言相向,两人随后发生打斗,大爷竟被小偷活活打死。围观者无人施援手,称不敢得罪小偷。(2月27日《华西都市报》)
买菜的老人被小偷活活打死,而无人施助。同样的悲哀也发生在小偷身上,一小偷施盗后逃入池塘被活活逼死(1月31《东南快报》)。看来当遭窃者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落水的小偷成为众人围攻的对象时,正义和善良已演变成“各扫门前雪”和“痛打落水狗”的畸形“伪道士”思想。 缺乏直面邪恶的勇气,又没有包容“重生者”的度量,让“被小偷打死”和“逼死小偷”这对博弈,倒向邪恶愈演愈烈的一边。无助老人被小偷打死是个惨痛的结果,可逼死走投无路的小偷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可能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正义行为的缺位和社会包容度的降低,已慢慢侵蚀着社会和谐。 在“被小偷打死”和“逼死小偷”这场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胜者,极端做法只会恶化事态。只有正义的理念化程度提高了,社会的包容观进步了,类似的悲剧才会愈来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