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打包收费”:不能成为强制消费
    2006-12-21    作者:梁剑芳    来源:新快报

  今年10月1日,驻广东的中央和省级医疗机构率先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记者回访调查发现,医院和患者对其中的手术设备、耗材打包收费颇有微词———医院方面认为很多手术的设备耗材打包收费标准定得太低,为了降低成本只能用回原始的手术方法和过时的耗材,客观上阻碍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患者抱怨自己愿意多出钱享用较好的设备、耗材,比如将普通的国产手术缝线改为吸收较好的进口高档缝线,结果医院因为规定的限制不能答应。(据12月18日《信息时报》)

  医疗手术打包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当患者想出钱享受更好的手术器械和方式,也被告知不行时,是不是蜕变成为一种强制消费呢?
  强制高消费,肯定没有人喜欢,而强制低消费,也未必人人乐意。比如到小饭馆吃饭,都见过招牌上写的“丰俭由人”———囊中羞涩就吃“饱”,荷包宽裕就吃“好”。倘若某个小店打着便民惠民的旗号,只提供两元一份的萝卜白菜开水泡饭,客官自愿加钱想吃点烤鸡腿、卤牛肉也一律不给,这种只管吃“饱”不给吃“好”的服务能算好吗?
  从医院的角度来说,明明有更好的手术器械却弃置不用,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徒增医生的劳动量和患者的痛苦。比如在手术中使用电刀可以自动止血,具有出血少、免除医生大量的结扎止血操作和减少皮下线结存留的作用,如果由于限价而改回手工操作,术中出血多、止血打结多、线结存留反应多,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从整体上降低医疗费用是必要的,但依靠一刀切式的打包收费来实现却未免过于简单。医疗手术打包收费,应该是一个能够保障患者接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的最低价格,而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收费标准。再理想一点,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的是一个区分高中低档需求的手术打包收费体系,供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同时强制医院只要患者选择就必须提供最低一档的收费服务。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是让民众得到实惠,绝不能以阻碍先进医疗器械和耗材的使用和牺牲患者的选择权为代价!

(作者系广州医务工作者、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