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分配多学学香港
    2010-06-29    作者:王瑞霞    来源:证券时报

    目前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以期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缓解社会矛盾。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能否合理分配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从深圳经适房小区惊现多辆豪华车,到山西忻州一限价房小区悉数落入官员囊中,保障性住房俨然成了某些权贵阶层攫取公共资源的又一沃土。人们不禁要问:保障性住房分配究竟该如何设防,才能杜绝这些屡闯禁区的行为?
  实际上,对于保障性住房资格准入,近年来各地都设立了较为严格的申请标准和核准制度,但由于社会诚信力普遍缺失加之审核部门把关不严,致使骗住骗购屡见不鲜。
  如何才能实现保障性住房合理公平地分配呢?香港提供公共住房方面的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在香港,大约有30%的人口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里,20%的人从政府手里购买房屋(相当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总体上看,约有一半人依靠政府的资助解决了住房问题。尽管香港公共住房占比远大于内地,但并未因分配不公而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其科学有效的事前审查和事后处罚制度。
   首先,香港的公共住房审核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香港全权负责公共房屋计划的法定机构是房屋委员会,其职责主要是统筹所有政府公屋的建设、营运和管理,房委会尽管带有政府背景,但却由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组成,责任涵盖资格审查到物业管理、社区卫生等各个方面。由于审核部门增加了非官方力量,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行使相关权力,并对以权谋私等不当行为形成有力的制约。
  其次,香港对公共住房申请造假实行严厉的处罚。在香港,如果发现有公共住房申请造假行为,申请者不仅会被取消资格,还会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甚至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实质性的追究与惩罚机制,使申请者的违法违规成本加大,铤而走险之心由此收敛,从而起到了净化市场的作用。
  目前内地很多城市也开始清理整顿保障性住房市场,加大了资格核查力度,但处罚的鞭子落得似乎并不够重。以某大城市日前公布的相关消息来看,2009年以来,该市共查出1300多户家庭存在瞒报家庭住房、收入、资产等情况。但处理结果仅仅是这些家庭被取消了申请资格,记入了不良信用档案,并且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如果说处罚只是让违规者把“不该吃的东西”吐出来,那么这些乱吃乱占的人又如何能长记性呢?又如何给他人以警示呢?
  根据国家规划,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但愿保障性住房在“放量”的同时,也能在分配上多学学香港等地的先进办法,唯有如此,保障性住房才能真正惠及中低收入阶层,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又一推进器。

  相关稿件
· 保障性住房用地逾2.4万公顷 同比翻番 2010-04-16
· 保障性住房可稳房价安民心 2010-03-15
· 保障性住房的“共有产权”路径 2010-02-26
· 国土部: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确保 2010-02-03
· 上海猛推保障性住房 多家公司乐意“分羹” 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