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头为何敢批发改委“心太软”?
    2010-03-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敢跟国家发改委顶牛的,可能也就石油巨头了。
  据媒体报道,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戎光道近日“痛批”国家发改委对于石化行业布局的管理手段“太软”。他认为,100万-200万吨的中小炼厂就应该全部关闭,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引导关闭,并呼吁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期间真的不要再这么搞了”。
  以“产能过剩”诘问国家发改委,也可谓是“师出有名”。在“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顽症的背景下,痛陈石化行业炼油能力过剩无疑很应景。然而,对于石化这个高度垄断的行业,炼油能力出现过剩苗头似乎并非百无是处,毕竟比动辄就“油荒”的局面要好一些。很多时候,充分竞争与重复建设是缠在一起的,并不能够清清楚楚地将二者分开,想得到充分竞争的好处,就要忍受一定程度重复建设的坏处,最后交由市场去裁定。
  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大量地方上的中小炼厂“大干快上”,使得“油荒”变成了供应充足甚至过剩,让成品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于是,石油巨头所属的加油站在过去一段时间也较为鲜见地挂上了“让利促销”的横幅,这无疑应拜“过剩”竞争所赐。一位能源专家此前就曾表示,此前“油荒”的时候,石油巨头经常辩解“力不从心”,那很好办,石油巨头指出哪些地方“力不从心”,就在哪些地方开放外资、民资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倒逼石油巨头全力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过石油巨头显然有点不乐意。对于经营上的困难局面,削减冗员、提高效率很少会在其维系利润的方法中享有优先权,日子一旦不顺风顺水了,就向国家伸手要政策,这才是一劳永逸的“神兵利器”。可是,如果只想借用行政力量扫清竞争对手,形成绝对的寡头垄断局面,虽然保证了石油巨头能够慢条斯理地释放自己的产能,但消费者无疑也要被迫接受供给不足和高额垄断价格,长此以往给整个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
  国内的石油巨头不仅垄断了石油开采权,同时也垄断了无需垄断的石油进口权,可以说是“集万千垄断于一身”。这虽然造就了中石油屡屡在市值上成为全球第一,但在利润上却远远无法与埃克森美孚相比,对此只要看看双方员工人数就可明了。对照中石油上百万的员工人数,埃克森的员工人数竟不足10万,相形之下,高低立现。
  然而垄断久了,也就养成了垄断惯性,好像垄断是天然的,出现竞争反而是咄咄怪事。反正国内就此三家石油巨头,国家发改委再不高兴也得惯着,谁让人家已经到了“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呢。只是,在追求垄断道路上永无止境的石油巨头,可否在以后买吊灯的时候少破费一些呢?
  相关稿件
· 中石油迈向“金融全牌照” 2010-02-24
· 中石油将建全国最大储气库 2010-02-12
· 中石油将在长庆油田建中国最大储气库 2010-02-11
· 中石油中东石油合作全面启动 2010-02-02
· 中国石油外交的国际战略背景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