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 有迹可循
    2009-09-02    沈源琼    来源:第一财经

    8月31日,上证指数下跌6.74%,深成指跌幅更是达到7.55%,双双创下了年内单日跌幅的纪录,两市成交量也下降至1960亿元。这一黑色幽默,既为8月行情,划上了悲壮的句号,也为9月行情埋下了无限的幽忧。
  专家表示,8月,上证指数累计跌幅达到21.81%,已基本吞掉了6、7两月的涨幅,同时,半年线的告破,也意味着近半年来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已经难有盈余。
   一时间,舆论又陷入对股市大跌原因的争论之中。但正如笔者在上周《高价圈钱的股市叫人如何去爱》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股市暴跌,其实有迹可循。
  银行信贷资金紧缩,只不过是8月31日大跌的导火线。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资金高达7万多亿元(月均1万多亿元),而8月,银行信贷资金不到2000亿元,月缩水超过五分之四。
  A股市场一向受困于资金,最近,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使反弹行情迅速夭折。
  8月31日的高度跳水,我们可以把这视为市场对资金的过度反应和高度敏感。
  前段时间,上证指数登上3000点后,成交金额出现了“井喷”,沪深两地市场合计日均3000多亿元的成交量,显示出股市的流动性相当充足。
  但是,股市天量资金从哪里来,已成为业内外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
  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信贷规模已经达到7.38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外汇储备突破2.1万亿美元。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信贷违规资金流入股市的说法,几乎伴随着股票市场此轮强劲反弹行情的全过程,而境外游资进入A股市场的说法,则在近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国有关法规明文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不允许进入股市;境外资金除了参与QFII机构外,也不允许参与A股交易。
  但是,资金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资金必然会突破人为设置的各种规范流向“价值洼地”,当我国先于全球出现经济复苏、股市投资价值逐渐显现的时候,各种资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市。
  由于,这些资金是违规入市,因此,也就决定了它们只能做短线投机,利用监管的空隙赚取短期利益。而当信贷政策稍有调整,它们便闻风而逃,从而造成股市剧烈动荡,指数大幅度下滑。
  痛定思痛,专家强调,管理层应该认真行使监管职责,堵塞监管漏洞,保证流入股市资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不让那些“过江龙”式的违规资金在市场上兴风作浪、胡作非为,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交易环境。
  笔者认为,这次大跌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管理层不希望股市继续火爆。
  在管理层的潜意识里,股市高涨存在风险,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步发展的想法由来已久。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管理层对前段时间出现的3000点以上的高涨行情,未免有点不爽。
  于是,信贷资金动态微调;禁止银行理财产品涉足股票交易市场;要求证券登记公司不给信托公司办理证券账户的开户;频频发行新股调控股市,各种调控手段悄然出台。
  凡此种种,目的,旨在为股市降温。
  有专家表示,将频发新股,当作股市调控的有效工具,实乃有百害无一益。
  两年前,当上证指数达到6000点的时候,管理层推出超级大盘股中国石油(601857,股吧),毫不留情地结束了那一轮如火如荼的牛市行情。
  早在今年7月,中国建筑上市之初,该专家就指出,中国建筑这样一个大盘股被当作调控工具推向市场,它很可能会像当年的中国石油一样给市场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使已经得到有效恢复的行情再度夭折。
  结果,不幸被其言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8月31日的大跌,中国建筑是始作俑者。
  笔者认为,8月31日股市大跌,反映出深层次的症结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只是进行了一些技术程面的改革,未能触及原有IPO体制上存在的弊病,从而导致缺乏制约的IPO,开闸后,以更疯狂的劲头投入到“抢钱运动”, 使市场不堪挞伐。
  也可以这么认为,这次大跌,是市场对高价圈钱的IPO行为的一次报复和打击。
  尽管,多年来,管理层一直倡导以“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市场,但,这种“市场化”其实更多地倾向于新股发行的“市场化” 定价。
  可悲地是,这种 “市场化” 的定价,在具体实践中却完全跑调,演变成发行公司与保荐人可以自由地对新股定价进行裁量,发行公司可以毫无节制地圈占资本市场资源的一个工具。
  股票发行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需要接受法律的制约。然而,正因为这方面监管制度和力度的缺失,使A股市场,变成了上市公司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式的资源掠夺宝地。
  在金钱的魔力下,上市公司不管不顾地一个劲提高发行定价,而有的保荐人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惜助桀为虐,为虎作伥,将应有的职业操守和对上市公司的约束作用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在“市场化”的旗帜下,上市公司可以任意地开出奇高的发行价格,IPO定价市盈率一个高过一个。
  如光大证券,其新股发行定价为21.08元,市盈率高达58.56倍,远远高过目前交易市场同类股票的市盈率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巨无霸”进入市场,疯狂高价圈钱,在这种巨大的“吸金”效用的作用下,市场越来越面临着巨大的崩盘威胁。
  股票的发行价,是对票面价的溢价。这种溢价,必须基于企业的既往业绩,并以此为依据来计算出它的真正价值,确立发行定价。
  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目前,新股定价已经与公司基本面状况没有任何关系。 
  专家认为,如果发行市场也像交易市场一样自由定价,甚至以一些“凌空虚蹈”的说辞,来作为其高价发行的理由,那么,发行市场势必成为一个毫无理性的圈钱市场,竭泽而渔式的发行就会泛滥,
  而此次以所谓的“市场化”来指导发行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则在一定程度上,不知不觉地加剧了发行市场的这种无序状态。  
  当众多的公司争相如此作为的时候,二级市场肯定难以承受,暴跌也就成为现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银根紧缩,则成了压垮股市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笔者认为,要使股市健康稳步发展,管理层必须;对股市流动性,要有精确的把握,这既是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不让他们为市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也是为了使相关部门对市场的管理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状况。
  同时,加强对新股发行市场的管理,强化新股发行的约束机制。注重用“市场化”的原则来管理IPO,而不仅仅是用“市场化”来确定新股发行价。
  简言之,诚如一位专家所说,让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行使对IPO的权力,而不是用躲藏在市场之后的另一只来自管理部门的“看得见的手”来调控IPO。
  没有制度上的保证,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不正常现象不可能彻底根除,真正走出低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股民的利益自然也难以得到保障。

  (作者为第一财经网高级评论员)

  相关稿件
· 为什么中国的股市看不懂 2009-09-01
· A股市场8月全球最差 2009-09-01
· 消息人士称股市维稳政策陆续出台 2009-09-01
· [股市•2009-08-30]A股8月跌幅16% 2009-08-31
· 大摩华鑫:股市调整是基金建仓良机 200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