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楼市不如开发商自救
    2009-02-11    禹门生    来源:光明网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发布的《2008年4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显示,29%和61%的经济学家分别认为目前全国平均房价水平过高或较高,但并不会出现猛烈的下跌。另外,有2/3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该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同时希望政府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新华网》2月9日)

    其实,对于政府救市,民众一直都觉得是一个伪命题,房地产业几乎成了强势产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示警全然不放在眼里,当泡沫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房地产商似乎从来也没有理性地反思过,而是继续张扬其强势,向地方政府“逼宫”;一些地方主政者从自己的政绩利益出发,不是去引导房地产业如何理性发展,而是提出各类有利于房地产商的救市政策,让房地产商心存侥幸,不肯降低房价。
    当房价节节攀升时,某些房地产商理直气壮地认为房价是否偏高应该由市场来评判。因此,当去年国家连续出台调控政策的时候,不少房地产商置之不理。如今,房市普遍进入低谷的时候,他们却不认为房价应由市场来决定了,一边大声呼叫“要死银行先死”、“购房就是爱国”,一边以各种方式向地方政府施压,逼迫地方政府出手救市,“将暴利进行到底”。一些被利益“挟持”了的政府官员和某些被利益腐蚀的所谓“专家”也在为违背市场规律的高房价呐喊助威、擂鼓招魂,提出所谓的“崩盘论”、“房价下跌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等荒唐论调,企图忽悠消费者,制造房价必涨的紧张气氛。
    然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时是最公平的裁判。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时,贬值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更何况随着国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众多的购房者持币待跌,高房价博弈的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民众是心知肚明的。正如美国的房地产走到今天的结局,对我们的启示和教训都是深刻的。现实中,消费者已逐步走向理性,可我们的开发商仍然在搞什么“价格联盟”,想打赢一场持久战,以证明其“暴利有理”、“暴利必得”。
    拉动内需,确保增长,靠的是智慧的审时度势,靠的是理性发展。房地产业发展要回归理性,虽然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关键还得靠自救。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得到地方政府出手相救的房市并没有明显的升温,而一些理智的开发商主动适应市场规律,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反倒出现了新的转机。
    因此,房市的复苏,关键是开发商要学会自救,不能死抱着暴利不放,应该转变观念,多拿出点诚意来共度时艰,否则就真的会自生自灭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