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不能遗忘困难群体
    2009-02-10    谢太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应该补贴低收入或贫困人群    ●提供困难群体更多就业机会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达到促进经济增长良好效果

    在外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减轻金融危机冲击、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大方面。相比而言,虽然增加投资具有牵涉面小、见效快、易操作等特点,因而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首选(我国已经出台未来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但长期来看,由于消费才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因此,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应当是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而扩大消费需求的重心又应当是扩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

    首先,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扩大内需应多关注困难群体。改革开放30年,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绝大多数国民仍然处于收入和消费水平极低的状态。面对这种状况,扩大困难群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扩大内需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不可能建立在绝大多数人消费需求极其低下的基础上。同样,中国政治与社会的长治久安也不可能建立在多数人长期贫困的基础上。
    其次,低收入消费群体中蕴藏着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民就占了8亿多,如果再加上城镇待业、失业、下岗等人群,中国的低收入者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0%左右。显然,面对这种现实,中国扩大内需的重心应当转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困难群体。如果能使9亿左右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其所产生的内需扩大效应将非常可观,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就可以获得强大的内部动力。
    第三,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不同的消费与储蓄倾向,也决定了扩大内需应更多地关注这一阶层。在寻找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时,一些外国政客曾归咎于中国的高储蓄率。尽管这种指责没有根据,但中国目前储蓄率较高也是客观事实。虽然高储蓄可以增加投资的资金,但在目前国内消费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高储蓄也存在着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一面。虽然2008年底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经超过20万亿元,但从其持有者分布来看,绝大部分属于中高收入阶层,占人口70%以上的低收入者所持储蓄很少。这就反映出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储蓄倾向完全不同,低收入者具有明确的消费倾向和较低的储蓄倾向,高收入者的消费与储蓄倾向则刚好相反。两类人群消费倾向的差异说明,当前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点应当是“雪中送炭”,提高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与消费能力,而不应是“锦上添花”,继续增加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困难群体消费需求的核心是提高其收入水平。为此,应当多种措施并举。一是应对低收入或贫困人群进行补贴。在当前的特殊环境下,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开出了发放消费券的药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对居民发放了消费券,国内杭州、成都等市也通过这种方式救助贫困人群。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应当予以推广。二是要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放消费券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措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期来看,提高困难群体收入的根本方法还是为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将政策的着眼点更多地转向实体经济,特别是要为吸纳了大部分就业的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要尽可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我国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分配越来越向精英阶层倾斜,广大劳动者处于收入分配的最底层。这种分配格局不仅有失公平,也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因此,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应当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四是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农民构成了我国人口的绝对多数,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对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效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