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贷长投加大银行风险
    2008-11-07    李若馨    来源:中国证券报

    “赔钱也得启动,不开工银行贷款就批不下来,我们前期的投入就都回不来了。”这是河北一位电解铝企业老总进退两难的表述,而在这样的表述背后是银资错配的无奈。

    三月期沪铝价格9月9日跌破了业内公认的17500元/吨综合成本线,10月7日又击穿15000元/吨的生产成本线,之后始终未能再上15000元大关。随之而来的是电解铝行业内甚嚣尘上的减产消息,甚至中铝等大企业也加入了减产的行列,从80万吨到100万吨再到120万吨,关于缩减产能的统计、预计数字日益膨胀。
    就在这样一个全行业成本线下经营的时点上,仍有新的项目要开工上马。那么,是怎样的逻辑把河北这家企业逼上了开工即亏损的“梁山”?
    资金链!一位长期从事企业融资管理的姚先生一语道破天机。他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对于这些处于景气低谷行业的企业来说,核心问题已经不是产品是否赚钱,而是确保资金链的稳定安全。此时的一笔银行贷款对于企业来说很有可能就是续命钱。而目前银行放贷主要参考两个方面。第一,借款公司是否运转正常;第二,是否拥有足够的抵押资产或担保背景。也就是说,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生产线一天不能开工,所谓的正常运转无从谈起,企业期望从银行拿到钱更是连最起码的门槛都迈不过。
    如果说企业有硬着头皮上的压力,银行又为何将贷款发放给明显丧失盈利能力的企业呢?“这只有一种解释,发放贷款的银行自己也已经深陷其中了。”以工业企业为例,新项目从征地、建设到开工、投产,几乎每个环节都有银行资金的介入。“项目投建的时候贷款已经拨下去了,到了需要投产的时候,企业说没钱,不开工就只能血本无归,你说银行能不再放款么!”
    据介绍,在浙江类似的情况很多。一些民营企业不断扩张新建项目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凭此获得银行贷款,原本由于补充流动资金的短贷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上,而类似这种“短贷长投”的操作方式由于收益率较高,银行也多听之任之。在整体经济景气的环境下,银行、企业都乐于维持这样的合作模式,所谓“有福同享”;而在经济环境出现不稳定因素时,这样的合作模式反而迫使银行只能选择和企业“有难同当”。
    然而,造成企业和银行双双陷入这种无奈的祸根早在一年甚至几年前的行业景气高点就早已埋下。仍以电解铝项目为例,一般一条电解铝生产线从开工建设到投产需要1年的时间,在去年9、10月间,国内三月期铝的价格始终稳定在19000元/吨以上,再加上当时的煤电成本远远低于今日,铝企利润依然可观。像这样的企业在一年前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并不大。
    “几年前浙江的银行还热衷于向收益高灵活性强的民企发放贷款,现在民企盲目扩张的问题暴露出来之后,银行已将贷款目标投向了大项目、国企以及政府项目。”姚先生告诉记者,在整个经济周期下行的环境下,银行的放贷政策已经做出了调整,银行业已将国有、政府项目视为信贷投资的避风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