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需要改革,这点无异议。虽然大家都认同改革,但并不等于大家都认同“二次股改”的说法。因为相对于行将基本完成的股改来说,“二次股改”显然不是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表述。如果说原来的股改就是由股权分置改为全流通,那么,“二次股改”改的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能不明。
尽管大家对此次股改的弊端看得越来越清楚,但对于怎样解决这些弊端的看法则大相径庭。由于在解决非流通股走向全流通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利益平衡的机制问题,大小非的解禁正成为有可能影响股市稳定的一大问题。对于中国证监会提出的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意见,很多人一肚子意见。反对者说,人家付钱买了流通权,现在硬是加上了限制条件,这不是悔棋耍赖吗?不满者说,单是流通渠道的另起炉灶和限制比例是不够的,还得来个
“二次股改”,比如对大股东减持股改解禁股的收益开征资本利得税等。
如果救市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那么,中国股市即使不是把悔棋当成家常便饭,起码也成了一个翻烧饼的场所。这其实正是人们离不开政策市,又不能不害怕政策市的道理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坚持下调印花税不是救市而是纠错和纠偏的观点。因为如果不承认用上调印花税来打压股市之错,如果不放弃把印花税当作调控指数工具的做法,那么,现在把印花税调下来,以后还可以调上去。这种翻烧饼的格局一天不改变,中国股市的政策市也就一天也不会离我们而去。
如果说开征资本利得税就是“二次股改”,那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不仅是因为资本利得税一旦开征,所涉及的就不局限于大小非,而是将所有中小投资者好不容易才盼来的一点救市甘露也随之蒸发。这对于大股东来说,影响的不过是股改限售股可兑现既得利益的多少而已,而对于吃了“10送3”之亏又受了6000点跌到3000点之伤的小股民来说,那就是雪上加霜,是对价补偿的得而复失加救市效果的得而复失。
大小非解禁上的利益不平衡也不光是股改所造成的,因而也不是对股改进行“二次股改”就能解决问题。中国股市的利益不平衡问题,主要发生在与股票发行和交易机制有关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方面,根子则在于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定位。可以说,股权分置实质上也是这一弊端的一种表现形式。股改之所以“按下葫芦浮起瓢”,在解决了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问题后暴露出严重的利益不平衡问题,就是因为改革没有改到位。
说来也奇怪,就在这次救市不救市争端甫起的时候,原来似乎已将水到渠成的发行制度改革同时也偃旗息鼓。这恰恰说明了车同轨,水同源,利益机制才是股市种种问题的源头。让中国股市濒临危机的过度IPO、大小非和再融资,如果仅仅是量的问题,应该不足为训。问题是,它总是不能不涉及反映在价格上的利益问题。一涉及利益,量变引起质变,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纠偏的意义不在于救市,而在于改革。规范大小非和下调印花税与其说是救市的第一步、第二步,不如说是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人们如果过多地把希望寄托在救市的期待上,难免会重蹈“希望变失望”的覆辙。
目前正在渐次推进的改革,包括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以及推出股指期货前的融资融券的引进,虽然未必就是有人所设想的
“二次股改”,改革的步子也未必犹如人们所想象的“救市组合拳”那样明晰。然而,恰恰因为利益机制改革的旧话重提,并不断从模糊变清晰,其对于未来股市的积极影响才格外真切,格外值得期待。改革,只有改革,才是真正的救市。把改革进行到底,是中国股市惟一的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