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不富 国家难富
    2007-10-12    徐殿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县域经济占全国GDP近六成,工业产值占七成,人口在八成以上,国土和农业在九成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占1/4左右,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的1/3左右。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单元的县域经济,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体制、政策和观念等原因,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有:
  政策体制制约。目前,县域管辖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8%,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绝对数尽管有所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以下,这10%的财政支出,难以满足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的需要。受县域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国家的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相对而言,县域由于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投入也远远大于农村,以至于在一些地方,城市漂亮整洁,农村则脏乱差。
  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从实践中看,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但高效益农业既少又缺乏长远规划,多数地方基本处于传统阶段;第二产业中,与农业相关联的农、林、矿产品基本是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领导素质及其观念的制约因素。一是领导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缺少战略意识和有效的领导方法,脱离实际盲目攀大求全。一味地与大城市相比,要“大手笔”“高起点”,名曰超前发展,看人家搞什么,自己也搞什么,总想一鸣惊人。二是身在县中不识县,认为县一级,大多是农村、农业,毫无优势可言。“看山难,看水愁,看人慌”,看不到县域优势和潜力,没有办法甚至没有意识整合资源,既对微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潜在优势认识不足,更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把握不够。三是短期短视行为。一些领导受政绩观影响,不顾长远,出于一时一己之需,使有的县域虽然一时发展了,但后劲不足,有的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虽然有所发展,其实质是破坏性发展。
  大力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任务,因此,一定要从转变观念开始,切实实行政策扶持,像支持城市经济那样支持县域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个模式,坚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县制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既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又有立足各自特点扬长发展;要把“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既要政策扶持,更要调动县域积极性,立足自身条件增强县域自身的“造血”功能。
  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战略任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抓住了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同时,也兼顾解决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因此,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可以说,县域不富,国家难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