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罗斯福新政
2015-06-12    作者:郑渝川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这本书出自已故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亨延顿图书馆历史学者迪克逊·威克特(Dixon Wecter),原译为《大萧条时代,1929-1941》(The Ag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41),全面梳理了罗斯福新政政策举措。

    这本书问世已久,但迄今仍可谓对1929-1933年大萧条、罗斯福新政时期最为客观和翔实的评述作品,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理解政府介入经济并主导发展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书中详细介绍了大萧条的由来、罗斯福新政理念的由来,就新政金融、劳工等政策给予了点评,还介绍了经济学家通常忽略的新政时期出台的解决美国城乡差异和区域发展差异问题、人口问题和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科技等多方面政策。

    罗斯福新政简言之就是罗斯福总统及其核心阁僚,按照自己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解,极大的改变了美国政府在这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方式。新政的质疑者和反对者常常举出迟至1938年乃至美国参战前的1941年美国经济增长不畅的证据,宣称这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代价——这种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误解,甚至可以说是曲解,罗斯福新政通过对以上多个方面的投入,不仅将美国金融和贸易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更起到了夯实美国发展基础的重要作用。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一飞冲天,而另外的战胜国要么很难从经济和社会困境中走出,要么则陷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持续困境。

    全书第一章介绍了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的惨淡状况。大萧条结束后,历来有经济学家宣称如果美国政府不予干预,危机会照常过去,也将因此避免政府对经济的过度介入。但在事实上,当时的美国已陷入经济和社会的全面震荡,这其中最值得警惕的是,第一,尽管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私人慈善捐助在罗斯福的前任胡佛总统任期内,就已经很踊跃,但捐助根本无法满足和解决饥饿,社会动乱在即;第二,许多陷入持续失业困境的美国人,开始怀疑美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第三,因为大萧条而引发的贸易战,造就了美国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这种情况下,美国选民抛弃已经花了三年多、按照传统方式(政府有限干预)治理危机的胡佛,选择誓言振兴美国的罗斯福,就显得完全正常了。

    罗斯福新政提出要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责任,为了避免因大批城乡居民陷入赤贫而颠覆美国的民主体制,还需更进一步加入到救济和复兴的领导。书中第三至五章分别就新政的金融、财政政策作了解读,这些已经是后来的人们所熟知的。值得一提的几个亮点就是,抑制造成大萧条的过度投机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1933年)、成立美国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大力推动劳工组织发展以平衡劳资谈判。

    这本书第六至十二章,详细叙述并剖解了新政中解决美国城乡差异、三农问题、地区差异、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政策内容。美国20世纪初已完成了第一轮较大规模的城市化,但城市贫富分化较为严重,大批就业及失业人口没有住房。在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学理念中,政府并无半点义务帮衬无房人口。罗斯福的新政民生政策,恰恰是从这个领域切入,上马了今天的中国读者会非常熟悉的贫民窟整顿改造、建设规范化的小城市和城镇,并完善大小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而在农业领域,罗斯福通过设立农业保障局使得农业补贴长期化,有效稳定了农产品价格,并用一揽子政策刺激美国农民提高机械化程度。

    美国建国到20世纪30年代,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北方,这也是南方社会和文化趋向保守的重要原因,尽管罗斯福的南方战略是出于瓦解保守势力的政治基础,但不能不说的事,拉动南方发展稳定了南方的人口(缓解了南方流向北方的人口迁徙),改善了南方的产业基础,为二战后迎来经济的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特别提到了美国南方开发期间,美国政府强化开发发展的环境监管、劳动监察,完善了南方各地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

    在提到罗斯福新政期间的节育政策时,书作者同样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本书写作时间较早,书作者还没有机会了解节育政策此后在学界的定论有关。20世纪30年代,美国官方和社会各界推行的节育政策,是基于种族主义的优生理念,设计出“帮助”所谓低劣种族和低素质人口完成避孕,避免低劣种族基因和低素质基因传递的政策。在当时,美国有许多穷人和有色种族人口被强制节育,剥夺了生育权。后来的人们才意识到,当时的节育政策在理念上就是错误的。

    新政期间还一一出台了儿童救济政策(儿童救助及禁止童工)、青少年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养老金和补助金政策,加之美国民间和商界有慈善公益捐助传统,提高了对普通美国人特别是老年儿童的救济保障水平。

    新政期间,美国政府还推出了推动娱乐休闲业发展的促进政策,不仅官方投资娱乐设施建设,而且还激励企业、资本在此领域投入。类似的政府促进政策,还出现在航空运输行业、文化产业、电影业、公共医疗服务、尖端科技等行业或领域。促进政策的直观意义在于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让美国高校的毕业生有了符合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去处,更为重要的是弥补了美国建国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漏洞,强化了多项产业方面的优势,这为美国打赢二战及在战后担负起领导世界经济重建发展创造了可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宋河老子国学教育基金会助推全民读书热
· 与扎克伯格一起读书 年轻CEO的新年计划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频道精选:
· 【思想】天价罚单不能变成废纸一张 2013-06-14
· 【读书】每个人都是被束缚的精灵 2015-03-25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2015-06-1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