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支撑世界新变革的创新点在哪?
2015-05-14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作者:(美)迈克尔·马隆
出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当一个人开始怀旧时,他就老了;当一家企业开始怀旧时,它已过了鼎盛期;当从不怀旧的硅谷业开始怀旧时,也就渐渐失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灵魂。

    硅谷没有怀旧的传统,大家忙于技术创新,忙于践行摩尔定律,忙于一程程攻坚克难,没人有时间回头望。然而自2013年1月那次硅谷大聚会,却让这里的人们突然意识到,这里不仅盛产新闻,也拥有了历史。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或许是硅谷开始仰望自己盛名,却难以再现当年辉煌的开始。不论《三位一体:英特尔传奇》的作者迈克尔·马隆如何隆重描述这一场硅谷老一辈创业领袖的盛大聚会,都难掩一种日暮黄昏的苍凉。我们也希望这仅是错觉,但一切又是那么真实。

    已然淡出硅谷的“摩尔定律”提出者,被誉为英特尔“圣灵”的戈登·摩尔已迈入耄耋之年,此时他仍在重复叙述摩尔定律描绘的盛景;当年最伟大也最凶悍的商人,被誉为英特尔“圣子”的安德鲁·格鲁夫已同帕金森综合征困斗了多年;而英特尔一号人物,集成电路共同发明人,被誉为英特尔“圣父”的罗伯特·诺伊斯,此时已谢世二十余年,人们仅能凭遗物瞻仰、缅怀他的荣光。这“三位一体”的英特尔领袖曾缔造了英特尔奇迹,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捍卫了摩尔定律,使之成为调校这个世界发展变革速度的节拍器,开启了伟大的数字革命之门。

    奇迹能否在英特尔代际相传?

    然而,奇迹在这个创新时代很难代际相传,但不排除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轮转的可能,下一个支撑世界新一轮变革的创新点在哪里?出现在英特尔的概率有多大,没人能准确预言。尽管英特尔的后传奇三杰,仍在竭力再续英特尔辉煌,虽然硅谷仍在盛产一批优秀创新企业,但当年的激情与荣光却正渐渐黯淡,他们已然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焦点。本书作者亦对英特尔的新一代领袖们及未来发展前景着墨不多,或许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经过市场的综合检验,作者对他们没有十足的信心,只能点到即止。

    不妨点数一下失去了创业一代企业领袖的英特尔近些年来在创新与市场上的失利:贝瑞特时代,当英特尔的员工听着iPod,以手持iPhone为荣时,英特尔仍将移动电子产品视为副业,顽固地在个人电脑行业投入大量的资源,错失了企业转型的第一轮时机;在欧德宁时代,英特尔闪存及微处理器的领导地位,均受到了竞争对手不同程度的威胁,公司也再次错失了进军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的转型时间点。虽然这两位掌舵人都为英特尔在不同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却没有将英特尔在特定领域开时代之先的光荣传统发挥到极致。

    今年,英特尔的掌门人科再奇高调宣称实感技术是计算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在年内英特尔就将推出全新产品。实感技术及可穿戴设备,将是英特尔王者归来的开路产品吗?他们能在这一领域再造英特尔传奇吗?这是英特尔回归工程师文化,回归技术为王的一次试探吗?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技术为王,还是市场为王,未来时代,消费者体验都是科技创新企业及加工生产企业不能绕过的关口。

    在技术、资本、市场之间如何拿捏企业发展的最佳角度与分寸,永远是一道艰难的选题。或许在十年后再回望此段惊心动魄的历程,答案会不言自明,但处于过程中的企业只能通过不断试错,来调试方向。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总会交织着无数的挫折失败,甚至企业有可能因创新偏差、失利而陷入崩溃的边缘。不同在于,企业为迎接挑战准备了多少备选方案,积蓄了多少渡过发展危机的资本,是否拥有随机应变,应时而动的机制与能力。过去,英特尔犯下的错误比任何一个企业都多,但总能在错误中学会成长,进而抓住机遇,知难而进,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此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发展中慢了半拍的英特尔,还能否超越偏失,迎头赶上?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世界乐见英特尔巨人王者归来,重新登顶巅峰,虽然这有相当难度。

    英特尔三杰在整体发展精神层面的契合

    纵观《三位一体:英特尔传奇》全书,笔者以为英特尔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一群天纵之才在一起并不一定等于成功,搭好平台筑巢引凤也未必就能开创伟大的企业。比如曾经有机会开创伟大事业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却因为肖克利的偏执狂傲而令人才散尽。著名的八叛逆在离开肖克利后,共同开创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再次云集了一批行业内的顶尖人才,然而最终也因各种原因风流云散。正是基于前两次的“伟大”失败,才有了罗伯特·诺伊斯的日趋成熟以及声名日隆,才有了其在创立英特尔过程中的稳健以及其在管理风格上的改变。而彼时,也恰是世界半导体产业蓄势待发,世界由机械为王逐渐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变的萌芽点。历史的机遇、创新的热潮、卓越的人才、不断学习“进化”的能力共同成就了当年的英特尔。

    不论是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德鲁·格鲁夫,都并非天生完美无缺。诺伊斯拥有远见和野心,对外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但在执行层面缺乏一以贯之的持久动力,尤其在面对企业内部错综复杂关系时缺乏决断力,他更适合对外成为英特尔的形象代言人,处理与外部各方的关系;而摩尔是技术天才,对电子产业的未来图景了然于心,更类似于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比诺伊斯更不擅长料理企业内部“俗务”;而格鲁夫则是脚踏实地的人,他能令前两者的思想变成行动,技术变成商品、战略变成现实,他拥有着强悍的管理风格,坚持践行着摩尔定律,是摩尔奇迹真正的维护者。他们三位一体的互补组合令人艳羡,但这样在企业界堪称完美的搭配可遇而不可求,重现的概率微乎其微。

    然而,他们三人并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和谐。格鲁夫虽然拥有强悍的执行力,极大地弥补了诺伊斯治理企业能力的不足,但在另一方面,却拥有着和诺伊斯相似的性格,他们都追求荣耀,面对技术和竞争对手,都有着凶狠好斗的一面。在同与不同之间,格鲁夫始终对诺伊斯保持了巨大的成见,甚至不回避直接与诺伊斯发生冲撞。在这方面诺伊斯似乎保持了对安德鲁较大限度的容忍,虽平时也会敲打一下安德鲁的锐气,但在关键时点,他会竭力维护安德鲁的决定与威严。甚至在安德鲁与英特尔举足轻重的第一营销总监鲍勃·格雷厄姆发生激烈冲突时,最不擅长内部决断的诺伊斯做出了他职业生涯中几乎最痛苦的决定,让亲密伙伴格雷厄姆离开,而留下能带领英特尔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向前的壮士格鲁夫。在企业管理中,个人情感不能主导一切,而理智、再理智,甚至是冷酷的理智,才是对企业发展最好的选择。或许,在具体事务上的冲撞与对企业整体发展精神层面的契合,才是他们貌离神合,共同推动英特尔一次次化险为夷、蓬勃向前的秘密。

    英特尔及硅谷经验的启示

    可以说,硅谷的历史、英特尔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创新史,人才是英特尔的创新基石。每年中国知名高校均向西方先进国家输送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硅谷在内,那里云集了中国大批名校的优秀学子。假如中国有一天在实现顶尖人才回流的同时,还能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中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当能迈入数量与质量双量提升的新阶段,也才能真正开启以科技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在政府的主导下,“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在我国涌动,“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不少地方政府为全力追求创新提出了再造硅谷的口号、计划、行动方案,殊不知,美国硅谷从来不是某届政府、某位政府官员引导、规划出来的产物,那里是一群创新天才云集聚散、自发竞争,与历史、时代相契合应时而生的产物。硅谷的辉煌难以再现,英特尔的传奇也属于特定的历史期间。中国的创新企业现在最需要的是多学习、借鉴英特尔多次创新失败而后绝地反击,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经验,同时,在诺伊斯的企业层级扁平化设置与格鲁夫强硬的结果导向、强化执行力之间权衡取舍,谋求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发展、创新之道。

    创新市场遵循的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如果说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创新创业型企业予以适当优惠,地方政府在服务方面予以适当资源倾斜,尚可以起到良好的正效应,但如地方政府将手伸得过长,化调控为操作,化引导为干预,只会扭曲市场,甚至引发更多连锁反应。地方政府“引导”、“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只能在营造良好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上多着力,而不应过度作为,越俎代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宋河老子国学教育基金会助推全民读书热
· 与扎克伯格一起读书 年轻CEO的新年计划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频道精选:
· 【思想】化解地方债风险需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2013-06-14
· 【读书】并购外企:中国如何独辟蹊径 2015-05-13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中部经济“回旋”中积蓄动能 2015-05-1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