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何依然重要?
2015-04-30    作者:郑渝川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不少人长途跋涉,坐了几千公里的火车或飞机,然后再倒汽车,总算赶在除夕夜前回到家,跟父母一道吃上年夜饭,却在饭桌上忙着刷微信、抢红包、发微博,顾不得跟父母多说一句话。还有些人在小长假跟老同学聚会,驱车几百公里回到故乡,见面没说上几句,注意力又转移到手机上去了。

    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2006年,美国人创造了“惑怒”(pizzled)这个词,用来形容人们遭到手机玩家忽略、轻慢的困惑与愤怒感受。但在现在,除了老人,人们已经见怪不惊。科学家对这种情况提出警告,因为人大脑内的社交和情绪回路需要通过真人间的交流来得以完善,沉迷于电子产品改变了人对交流方式的理解和习惯,降低了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而今的年轻人不太善于与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看书也实在看不进去。

    有人可能会认为,较低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与人漫无目的浏览资讯所花更多时间是一致的,这使得人所能获得的信息总量并没有下降,而且网络时代的信息生产也在努力调整方式,降低深度,增强可读性,让人更容易根据信息标注出的标签、关键词达成理解。真是这样吗?

    全球畅销书《情商》作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院、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得主丹尼尔·戈尔曼在其所著的新书《专注》中,向读者阐释了为什么当下人们仍必须重视专注、专注力,以及缺失专注力的后果、训练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丹尼尔·戈尔曼指出,很多关键能力都建立在专注力基础上,包括自我意识、同理心、学习能力等。这些是个人发展、自我实现的关键要素,并未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事实上,专注力受到的干扰越多,人的行为表现就越差。而今无论是政府单位等公共部门,还是企业,都通常采用容纳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办公室,如果上班族不懂得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专注,无法忽略排除干扰,很难完成工作,即便勉强为之、应付了事,也有很大概率出错。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神经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研究发现,专注力高度集中时,前额叶皮层的关键回路与意识指向的目标达成同步,反过来,当人们没有保持专注时,同步现象就会消失。习惯于通过电子产品和互联网获取信息、完成学习的当代人,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的重要标志就是,因为专注力很难达成集中,因而只能通过较浅的关注和理解水平去完成学习,最终只能达成蜻蜓点水般的学习,认识停留于表面。

    问题随之而来,人们在一些关键时刻,竭力保持专注,但越是如此,越容易犯错。难道专注会导致相反结果吗?丹尼尔·戈尔曼在书中分析指出,人的意识分为自上而下意识(自主性意识)、自下而上意识(潜意识、自觉意识),长期专注于某些行为会积累习惯,从自上而下意识演化为自下而上意识,让人可以在放松的潜意识状态下高精准的完成目标。相反,如果仅仅将执行任务的要求放在自上而下意识之上,压力过大,会导致专注力超载,削弱心理控制能力,从而引发行为失调。

    专注不够、频频分心的现象相当普遍,而压力过大、专注力超载也非常常见。丹尼尔·戈尔曼建议,人们可以长期定期做些远离压力源的活动,到公园、森林等地段散步,还可以尝试冥想,来恢复专注力。

    书中第二、三、四部分分别就人的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外在专注作了探讨。内在专注需要建立在善于自省的基础上,经常性进行换位思考,并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对他人专注则应从提高识别他人情绪信号的能力做起,过渡到善于把握他人的心理体验(增进同理心),增强社交敏感性。外在专注与系统思维相联系,需要摆脱刻板印象,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训练提高专注力是可行的,关键在于以怎样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丹尼尔·戈尔曼赞同“1万小时定律”,但同时指出,机械重复的训练往往意义不大,训练过程中必须不断思考并改进方法。他在书中以部分视频游戏为例,分析指出这些游戏有助于训练人特别是儿童的专注力。书中还提供了工作中的正念训练等有助于改善人的专注力水平的方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宋河老子国学教育基金会助推全民读书热
· 与扎克伯格一起读书 年轻CEO的新年计划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频道精选:
· 【思想】网店补税是义务政府减税是动力 2013-06-14
· 【读书】人类还能接受最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吗 2015-04-28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强震重创尼泊尔经济支柱 2015-04-3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