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文化"的正名和"开源运动"的宣言
2015-03-03    作者:杨吉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你手头这本书是关于黑客行为和文化的。”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在《大教堂与集市》的“前言”写下第一句话。

    人们自然要问,这关我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些?雷蒙德的回答是,计算机软件在世界经济和商业战略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对如何编写更优质、更稳定的软件有更深入一点的认识,都将会产生滚雪球般的深远影响。在雷蒙德给出这番“显而易见”的答案时,时间是2001年,人们已经深刻领略到了“互联网改变世界”的神奇。当然,不久后科技泡沫破灭,人们开始反思、痛定思痛、重新出发,几年后,借着Web2.0、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概念,互联网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不过这是后话了。要知道,雷蒙徳所写的《大教堂与集市》一书,收录了他早前发表在网络上的一些文章,时间跨度从1992年至1999年。就这一历史时期来看,它意味着,雷蒙德的一系列言论更多是布道和宣扬性质的,他要帮助人们完成对黑客文化和开源软件的认知启蒙。

    作为一本文集,《大教堂与集市》主体部分由五篇文章组成,分别是:《黑客圈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大教堂和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开垦心智层》(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魔法锅》(The Magic Cauldron)和《黑客的反击》(The Revenge of the Hackers)。而附录的一篇《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是《黑客圈简史》的延伸阅读材料,对加深理解雷蒙德的“黑客伦理”很重要。然而,其中最著名的还是那篇经典的论文《大教堂与集市》,它在开源软件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而用黑客们的话说,这是“奏响开源时代的华章”、是“黑客藏经阁”值得顶礼膜拜的典籍。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批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件,起到振臂一呼、向应者云集、揭竿而起的功效。为此,除了架构极具思辨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一点激动人心的文字来激发起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能量。而这恰恰是《大教堂与集市》的伟大之处和价值所在。事实上,从它的初版到再版到此次首次推出简体中文版,图书市场一如既往地“追捧”足以证明它的业界地位。

    就学术观点和智识贡献而言,雷蒙德在书中首先就黑客(hacker)及其文化作了正名。通过黑客一词的渊源梳理,他还原了“黑客”是“真程序员”的本来面目,他强调了黑客是那些着迷于技术(技术至上主义者)并充满才华和理想的人,至此,把“黑客”与利用计算机犯罪、非法破坏的“骇客”(cracker)作了严格地区分。他在书中的两篇关于“黑客”的文章和史蒂文·列维(Steven Levy)的《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的主题如出一辙;同保罗·格雷厄姆的《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文集》的文法风格接近。史蒂文·列维是前美国《新闻周刊》科技作家,现为《连线》杂志的首席主笔。而格雷厄姆是“硅谷创业之父”,跟雷蒙德一样也是一个资深程序员。

    在“黑客”之外,雷蒙德身为“开源运动”的重要理论先驱,第一次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商业封闭软件和开源软件区分开来。在这里,“大教堂”和“集市”是两种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式,前者是封闭的、垂直的、集中式的,反映一种由权力关系所预先控制的层级制度,典型代表微软;而另一种则是并行的、同侪的、开放式的,它代表了一种互联网常有的分享协作的生产机制,集大成者Linux。雷蒙德推崇“集市”模式,认为集市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象征,是一股软件开发的趋势。其中,他还有个很著名的论断:“如果有足够多的眼睛,所有的错误都是明显的。” 雷蒙德指出,开源模式的一大优势在于有成千上万使用者在同时测试一个程序,只需要不长的时间,程序错误就几乎无法藏身;而传统的开发模式中只有一小群开发人员在测试程序,要找出错误就需要花费长得多的时间。

    除了建构开源的理论体系,在这本书中还提出很多精辟的预言。最大的成就就是1998年促成了网景Mozilla成为开放源代码软件,标志主流产业界第一次全面认同了他的理论。因为写作此文,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1998年2月3日,硅谷的一次会议上,“开放源代码(Open Source)”,由第一个参与者在会上提出,后来发展成为开源运动,并最终成为开源的发起组织。雷蒙德成了领导这场运动的理论家,成为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开始有了自己的正式组织和明确的市场战略。同时,也是雷蒙德的努力,首次在网上披露了臭名昭著的微软“万圣节文档”。这份微软内部机密文件第一次全面披露了微软对自由软件的真实看法,在IT界引起轩然大波,成为微软公关的“一大噩梦”。微软对Linux等自由软件的敬畏和赞美,为这场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最佳作用。

    开源软件就是自由集市,但自由并不意味着喧闹、无序、混乱,相反,它可以一边开发、一边调试和修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俗地讲,这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仅如此,在《大教堂与集市》发表之后,很多有影响力的、论述群体决策胜过个体决策的论文和著作,比如詹姆斯·索罗维基的《群体的智慧》、兰·费雪的《完美的群体》、杰夫·豪的《众包》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思想源头。

    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那里正好就是黑客文化发源地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所在,也是“自由软件精神领袖”、“自由软件基金创始人”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自由软件运动”的大本营。1976年起,雷蒙德开始接触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后来受到感召,雷蒙德投奔斯托尔曼的门下,成为了自由软件基金最早一批撰稿人。雷蒙德不仅笔头功夫了得,而且在编程方面也实力非凡。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曾经为EMACS编辑器作出贡献。雷蒙德还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后来还编写过一个最初用于Linux内核设置的设置程序。

    如同劳伦斯·莱斯格和尤查·本科勒,他们是“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运动的倡导者,为此,他们身体力行,分别将自己的《混合文化》、《网络财富》放到网上,供免费下载。同时,他们还为读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阅读工具,以便就该书展开讨论,使观点在交锋争鸣中得以完善。雷蒙德亦是如此。作为一部“开源运动”的宣言,《大教堂和市集》当然也是“开放源代码”的,大家可以在全球各大网站查到,而且已经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爱好者的努力下,本文的繁体版和简体版也很精彩到位。大家可以直接用搜索引擎检索得到。不仅如此,雷蒙德还把《大教堂与集市》当作Linux一样,不时修订、更新。例如,在眼下最新的版本中,除了加了网景公司Mozilla软件的进展和心得体会,还新增了Fetchmail项目的成长记录。

    著名科技作家、《浅薄》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曾在一篇批评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总结道:也许雷蒙德的唯一错误就在于,他为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之间划分的界限过于清楚,实际上这两者并非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的两种创新方式,大教堂模式离开了集市模式的辅助会丧失活力、步履蹒跚,而集市模式离开了大教堂模式的引导也会缺乏中心和纪律性。他以Linux为例,指出即使在Linux开发中,所有的测试者也需要将他们发现的错误和改进方法上报给一个中央权威,比如“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和他周围的核心团队,然后由他们来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对产品做出综合性的改进,再将新版本的产品向人群发出,等待下一轮改进。也就是书,大教堂不全是“独裁”,而“集市”不一定就是“民主”。按照我们的理解,在创新开发过程中,“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不可过于割裂的。对于这个问题,很期待雷蒙德在又一次地《大教堂与集市》修订过程中给予回应。但不管如何,他有一点说得很对——开源成功的一个最重要成果,就是告诉我们:“玩”是创造性活动最具经济效能的工作模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与扎克伯格一起读书 年轻CEO的新年计划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 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频道精选:
· 【思想】央行降息可刺激经济但作用有限 2013-06-14
· 【读书】马云2015开年"双响炮"背后的深长意味 2015-02-2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三界碑”居民生活苦乐不均 2015-03-0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