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英雄所见略同
2015-02-12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货币是什么,它打哪来的?

    几年前,借着一次小酌的机会,我向一位老朋友提出了这两个问题。他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有一家金融服务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此人给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答案。在原始社会时期,货币是不存在的——只有以物易物。一旦人们需要自己无法制造的东西时,他们就得去找那些拥有这些东西,并且愿意用这些东西交换自己能制造的物品的人。以物易物这种体系有个问题,就是它的效率很低。你必须能找到一个正好拥有你想要的东西的人,而且还需要他正好想要你有的东西——此外,这两件事必须得同时发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某一刻就诞生了需要选定一种东西作为“交易媒介”的想法。从理论上说,这种媒介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人人都认可它一种可以接受的支付方式。然而,在实际中,人们总会选择金银,因为它们能保存、可铸造、方便移动、而且稀有。总而言之,从那以后,不管用什么做交易媒介,作为交易媒介的东西就不光得是它本身是人人想要的,同时也要能用来购买其他的东西,而且可以囤积起来作为今后的财富。简单说,这种东西就是货币——这就是货币的由来。

    这是个简洁有力的说法。我也向这位朋友解释到,这套货币本质与起源的理论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Politics,)一书中就可以发现这套理论的一个版本,这是最早一本涉及此事的西方文化正典书籍。 古典政治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他的《政府论(下篇)》(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中发展了这套理论。 更重要的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现代经济学奠基之作《国富论》的“论货币的起源与效用”一章中,几乎一字不差地支持了这套理论:

    但是当劳动分工首次出现时,在实际运作中这种交换力一定是非常捉襟见肘的……屠户店里摆着自己吃不下的肉,而酿酒师和面包师都想买一块。不过除了自己的产品外,两人再没有其他东西可用于交换了,何况屠夫已经有了当下够吃的面包与够喝的啤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劳动分工首次确立后,在任何社会阶段,所有精明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用这样一种方式打理自己的事务:除了在自己从事的行业内生产外,还会随时随地带着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或者别的在他看来能够用来交换外人的产品而不会遭到拒绝的东西。

    至于什么样的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来使用,斯密和我的朋友一样,都抱着一套不可知论:

    很自然,有很多种商品相继被考虑进来,并用作此途。在未开化的年代里,据说牲畜一直是商贸中最普遍的媒介……人们还说在阿比西尼亚,盐是贸易中最常见的介质;印度海岸的一些地区选中了一种贝壳;纽芬兰用鳕鱼干;弗吉尼亚靠烟草;我们西印度殖民地的一些地方用的是糖;其他一些国家则用毛皮或熟皮;有人和我讲,时至今日,苏格兰的一个村庄,工人去酒馆或面包房,身上携带的是钉子而不是钱,而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且和我的朋友一样,斯密也相信,一般来说,金银以及其他金属,是最合乎逻辑的选择:

    然而,在所有国家中,似乎总会有一些原由,让人们更青睐金属材料,而不是拿其他商品来做此用途。和其他商品比起来,金属损耗较少,没有任何东西比它们更抗侵蚀。此外,金属还可以在没有损耗的前提下,按任意数量分割成小块,另外通过熔炼,这些分割后的部分又可以重新结合在一起;其他耐用品不具有这种特性。正是这种特性,让金属变成了最适合商贸和流通的工具。

    因此我对朋友说,他应当为自己感到高兴。尽管根本没学习过经济学,但他得出的结论和伟大的斯密一样。不过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这种货币起源和货币本质的理论,并不像是托勒密地心说那种历史上的学说——是一套过时的假说,早已被更为现代的理论所取代。相反,今天所有主流的经济学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这套理论。 另外,在过去六十年中,这套理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成为了对大量货币问题进行理论化、经验化研究的基础。以此为前提,经济学家设计出了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探究缘何一种商品比其他东西更适合当做货币来使用,以及人们希望持有多少这种商品;他们还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分析机构,来解释方方面面有关货币价值和用途的问题。这套理论为各种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打下了基础——例如尝试解释经济增长与下滑、以及如何借助调整利率和政府开支等手段,应对所谓商业周期波动的“宏观经济学”。简言之,我朋友的想法不是只有历史基础。在今天,无论是对经济学爱好者还是专家来说,这些想法仍然是传统的货币理论。

    这么一来,我这位向来就很‘谦虚’的朋友可算是信心爆棚了。“我知道自己很聪明,不过鉴于之前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身为一个业余人士,我还能和经济领域的大师想到一起,这还是蛮让人吃惊的。你难道不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费力攻读学位,是在浪费时间么?”当然,我得承认这的确让人有些不快。不过不是因为他能在未经过任何经济学训练的情况下,就猜到了这套理论。恰恰相反,不快是因为像我这样已经受过多年训练的人,居然还在重复这套理论。这种传统的货币理论,虽然它简明直白,但却有个问题:它完全是错误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 【思想】“红包大战”狂欢 请留一份清醒 2013-06-14
· 【读书】一个优秀房地产操盘手的营销之道 2015-02-09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P2P平台自担保暗藏金融风险 2015-02-1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