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距离感,让反思更有深度更有力量
2015-02-04    作者:杨吉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该怎么形容段永朝这个人呢:媒体人、管理者、抑或思想者?

    除了担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导师外,段永朝目前的职位是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不过据说,他在当初加盟财讯传媒时就立下规矩:不管事、不管人。他只管趋势、本质层面的东西。他热衷于科技与人文的思考。再看看他之前的工作履历,包括《中国计算机用户》、《软件世界》杂志常务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原创思想和启蒙、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化的“数字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及成员,他的经历、思想似乎有点接近丹尼尔·贝尔。贝尔是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早年曾服务新闻媒体,后来转向教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哈佛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等。当然,段永朝本人曾表示他更偏好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人类与文化哲学教授约斯·德·穆尔,打动他的是穆尔的那句“精神分裂症的春天到了”。此话出自穆尔研究网络空间与人类本体的经典著作《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

    你会发现,段永朝注定会是互联网从业者中的异类或极少数者。他个人所散发出的学术味、崇尚思维的乐趣,使他并不太容易亲近大众。而事实是,很多人也并非能理解他观察世界的角度。但好比伯牙子期的知音之趣,能识得段永朝深邃思想背后乐趣的人,却往往受益于他的哲性批判与理性洞见,并由此触发对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入严肃的反思。

    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说,段永朝的书总是相对小众的。除了作为启蒙读物的《电脑,穿越世纪的精灵》外,《比特的碎屑》、《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以及与《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合著的《新物种起源——互联网思想基石》文本都比较干涩,承袭了传统文化批判学的文风。这回到了段永朝的第五本书,当“互联网思维”甚嚣尘上,当有关互联网思维的著述大都被包装成一本本畅销书而大行其道时,段永朝却写了一本名字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甚至还带点学院派的书《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讲义》。请注意,一个是“思维”,一个是“思想”,段永朝坚守他热衷的干货——十足的哲学思辨和智性写作,虽然这么做,其代价是阳春白雪,难免会疏远大众。

    不妨看看段永朝这一次又如何阐述他的“互联网思想”的。

    他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了构成“互联网思想的三个基石”,分别是复杂性、社会网络分析和公共领域。每一块基石都有一长串理论谱系,如复杂领域的由尼克里斯·普利高津创立的布鲁塞尔学派、以盖尔曼为首的美国圣塔菲学派、以及不为很多人知晓的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学派。社会网络分析,则有从雅各布·莫雷诺到马克·格兰诺维特再到以及最新的巴拉巴西的“无尺度网络”。至于公共领域,首当其冲当属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接着是汉娜·阿伦特的《人的条件》,然后再是理查德·桑内特的《公共人的衰落》……这些物理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心理学的、行为学的、传播学的多学科理论架构,段永朝信手拈来、纵横捭阖,乐此不疲地去延展,据此阐述他对互联网思想土壤、尺度的理解。

    所以,无论是听他的演讲,还是读他的著述,常会有一种知识理论应接不暇的感觉。通常是,这个人物大家还未曾听过,那个流派学说就登场了。对比读那些《互联网思维——传统商业的终结与重塑》、《互联网思维:新商业模式与运营革命的行动指南》、《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移动浪潮下的新商业逻辑》等论著,读者对段永朝的作品或许会倍感失望。一来,包括《互联网思想十讲》这本分明脱胎于给北大新闻学研究生上课讲义的书,或许有近乎20%至30%的内容是大家看不懂的,剩下40%至50%是得专注费力去品读的;二来,在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当下,大多数人希望抱着问题来,带着方案去,可段永朝那种不接地气、学究式的内容让多数人觉得难以受用。这恰恰也是段永朝身为一个学者倍感纠结的地方——当众人都期待着一位前沿思想研究者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时,他自己却陷入了一种欲说而不能(得)的叙事困境。

    段永朝总是与互联网商业、产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感,更有利于他反思与批判。譬如,段永朝会有“工业时代的消费逻辑是‘假装’,或者说‘假装+忽悠’,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逻辑可能是‘游戏’”的精辟论述;会关心智能社会与隐私保护的问题,并指出“互联网时代,作为工业时代遗留下的东西的版权,其冲突会越来越缩小,越来越不成问题,但隐私的问题则越来越扩大”。当然,他也谈到了对近期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观察心得。但即便如此,许多人仍然会疑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很可惜,此时的段永朝就好比一个得道高僧,只是给出禅语,然后要求读者自己回去参悟。在接受一次采访时,他就直言,“别问我怎么办,先把这些(指听不懂、看不懂的内容)种在对方的心里,总有一天大家会意识到它的价值”。

    与段永朝的演说、讲课适合一小部分有理论储备并且乐于思考的受众同理,他的《新物种起源》到《互联网思想十讲》等著述也是为那些中层以上精英、能起码对等谈话的读者们准备的。所以,《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讲义》的内容,从“思想的尺度”到“思想的千高原”,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胡塞尔到列维-斯特劳斯、福柯、孔德、詹明信、海德格尔、德里达等,与其说这是一部互联网思想史,倒不如说这是一部以互联网为线索的哲学思想的梳理之作。若有人问,这与“互联网思想”何干,则不妨一言以蔽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有篇报道说,段永朝在生活中有个维持了三十年的习惯:每天睡觉前精读半个小时书。摆放在他家里的十个书架的书还只是他藏书的三分之一。这种广泛的涉猎和数十年如一日的精深阅读,让段永朝在谈及理论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他乐在其中,给自己设了自留地,外围却是一道闲杂人等慎入的无形藩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与扎克伯格一起读书 年轻CEO的新年计划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 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频道精选:
· 【思想】转移支付改革有助遏制财政寻租行为 2013-06-14
· 【读书】你我都是“资本家”,或大或小 2015-02-03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宁夏征地第一案:国企老总以司法"潜规则"搞垮民企 2015-02-0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