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鲍里斯·科勒迪 出版:中信出版社 |
提到私人银行,人们会首先想到以瑞银集团为代表的瑞士银行业——面向“高净资产客户”而开设的专门银行服务。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填补了这方面的市场空白。但是,我国银行企业发展的私人银行业务,整体水平还不高,专业人才紧缺,同时面临券商和信托对优质客户的激烈竞争。
长期来看,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游资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迄今为止,囿于传统观念,我国内地高收入阶层人士对家族财富信托等私人银行业务了解程度和信心都还不足,但这种状况会随国内银行业治理水平的提高、私人银行产品的成熟而获得改善。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因部分银行业企业使客户财富蒙受巨大损失,承担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为此,美国等经济大国显著增强了对包括私人银行业务在内的各类专门银行服务、创业业务的监管。中信出版社最近引进出版了瑞士全球性专业私人银行宝盛集团首席执行官鲍里斯·科勒迪所著《私人银行》一书。这本书认为,私人银行客户已经多为更年轻的群体,他们更早参与财富管理,具有更丰富的金融市场知识,对个人财产保值增值要求更高,相比监管,这才是私人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此,书作者对完善私人银行价值链所有环节的控制,提出了系统建议,包括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战略,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产品创新等。我国一些银行业企业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提出要集中精力从事客户咨询服务,而将投资管理、法律事务、研究等工作完全外包给外部供应商。书作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高层次的私人银行业务需要在核心领域具有真正的知识产权,以表明能力、安全性、私密性和服务标准。
书中探讨分析了当下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主要经济大国对私人银行形成的监管环境,并预估了监管趋势,即私人银行将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规则,尤其是资本金要求被提高、客户信息被要求报备,均将可能导致私人银行客户流失到其他金融产品及其他投资领域。但鲍里斯·科勒迪认为,更为严密的监管将有助于私人银行改善公众形象,强化银行业企业及其客户社会责任意识。
书作者还分别就私人银行改善客户体验,满足新生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强化私人银行品牌建设,以卓越服务为目标协调银行内部所有流程,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改善绩效考核等提出了详细而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国、特别是深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银行业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有效改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层次和服务水平,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