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财富革命将重塑人类社会
2014-12-18    作者:滕泰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字号

  新时代已经是软财富时代,物质总量不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唯一标准,持续的科技和或思维的创新力决定着一个国家软财富的价值,软财富越多的国家,会越加富强。不重视软财富思想,一定会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落伍!

  格林斯番曾说,如果用“吨”来衡量,美国经济比百年前不知道缩小了多少倍!显然,物质“硬财富”已经不是当今财富的主流形态。同样,如果用“吨”来衡量,中国经济总量早超过美国若干倍了——这究竟象征着“富有”还是“落后”呢?

  人类财富的历史,从土里刨食,到加工地球资源,再到用自身的思维和服务创造出辉煌的非物质财富,其间财富总量的膨胀亿万倍。而这些财富的创造既有长时期的线性积累,也有关键阶段的财富革命——每一次财富革命都使人类的财富创造能力都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伴随着创造财富的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财富流向与分配规律的天翻地覆,老财富巨头无可奈何的衰落和新巨头的纷纷崛起,以及人们财富观念和思想对旧财富观的不断突破。

  人类第一次财富革命:神农时代的生态财富革命

  在生态财富革命之前,人类主要利用纯自然生态条件进行采猎活动,一两个人在方圆几十公里之内狩猎和采集也未必能够保障温饱;生态财富革命之后,一两亩的土地就可以养活一个小家庭——人类财富总量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当然,生态财富对于地表环境是高度依赖的,漫长地质运动所造就的肥沃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那些土壤肥沃、可种植或养殖的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地区,逐渐聚集了密集的人口,创造了巨大的农业生态财富:从波斯湾到底特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穿越黎巴嫩、以色列的“肥沃新月”地区,人们种植大麦、椰枣、油橄榄、柑橘、葡萄等等;在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人们种植小麦、稻谷;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人们种植玉米、土豆;在撒哈拉沙漠以北尼罗河流域,人们学会了种植大麦、小麦、棉花;在南亚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人们种植大麦、 小麦、水稻、豌豆、甜瓜和棉花、芝麻、椰枣等。各地区的农产品互相传播,农产品越来越丰富。

  四大文明古国在财富上的领先地位一直延续了数千年,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华文明的夏商周,到汉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直到明帝国、奥斯曼帝国、印度莫卧儿帝国等,同时期欧洲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民族国家,处于农业和牧业混杂的时代;而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区域仍然处于人类文明的荒蛮和史前时代。

  由于所有的财富来源都局限于地球表层土壤有限的平面空间,所以生态财富时代的财富创造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叫做“土里刨食”,而由于动物和植物的繁殖无法摆脱自然生长规律,所以人类的财富总量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其本身存在的基础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地球表层土壤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者不足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那么财富增长的过程就会逐渐放缓,文明也会随之衰落。翻开历史画卷,当两河流域的地表生态环境逐渐沙漠化,古巴比伦就迅速走向衰落;而地处温带的中国的可开垦的新耕地面积也在逐渐萎缩。

  人类第二次生态革命:工业时代的硬财富革命

  19世纪初期,以电力技术的应用为开端,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水流所蕴含的动能和势能、风能等都可以以电流的形态传输。不仅电灯取代了蜡烛,而且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报、留声机等通讯产业开始起步。电气化硬财富又一次改写了人类的财富总量、财富结构和财富形态。

  20世纪中叶的石油化工业革命把人类财富和效用的来源拓展到石油和天然气等地球资源,化学家们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合成香料、染料和药物。化学肥料和除虫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石油、天然气逐渐替代煤炭成为人类主要的动力和能量来源,人类衣食住行中直接、间接来自石油日用化工产品的比重甚至超过所有农产品的总和。

  硬财富革命极大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但也避免不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尤其是硬财富制造大国的崛起,通常会引起全球性的“硬资源”紧张。不仅如此,长期来看,“硬资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

  人类第三次财富革命:非物质的软财富革命

  摆脱了硬财富和硬资源的“地球引力”,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而且更需要人们在财富观念上的突破。

  人类最早的财富观是完全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依赖的基础上,这种原始的财富论叫做“财富自然论”,他们不仅认为财富是天然存在的,而且认为财富因为地球物质能量守恒定律而保持总量不变,人类只不过是把这些早已存在的财富通过劳动发掘出来,加工转化并不增加财富总量。重农主义虽然比“财富自然论”前进了一步,认为劳动也是财富之母,但是却更强调土地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作用,并把商业活动称为“投机倒把”,否认一切工业、金融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的价值。

  硬财富时代的财富和价值理论有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理论和边际报酬理论。劳动价值论认为商业、服务业、知识产业、金融业等劳动都是非生产性劳动,否定土地、资本、商业、服务业、金融的财富创造作用。但是硬财富观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只有到了软财富时代,财富创造过程对地球环境资源的依赖才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挣脱硬资源的“地球引力”。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不读书”与数字化时代的读书
· 叶华《画笔记:战争•人》读书会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 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夜半读书:追寻片刻安宁
 
频道精选:
· 【思想】卢布暴跌会不会演化为新金融危机 2013-06-14
· 【读书】今天,网络已成大国博弈的核心 2014-12-1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小恶”不除 “苍蝇”容易变“老虎” 2014-12-18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