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缺少什么?
2014-09-26    作者:金碚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一位跨国公司的高管曾与我谈起中国企业近30多年来的进步,尽管对其成就称赞有加,同时,对其不足则也尖锐地指出:“中国企业不懂得什么是品牌,他们以为只要通过突击式的策略就可以在短期内打造出所谓知名品牌。”

  这是一个切中要害的忠告。品牌与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和社会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德国品牌扎实的背后是其深厚的工业文明精神,从社会的理念到家庭、教育观念,与中国有很多不同。可以说,德国的教育是把孩子培养的走上生产第一线,而中国的教育则是把孩子培养的离开生产第一线。

  德国有很强的工匠意识和工程师精神,家庭里培养出一个技工会很自豪,社会、教育体系把人才推向实体经济。美国工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动手”意识也较强。尽管美国具有发展虚拟经济的倾向,但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仍然是其深厚的社会文化。他们所谓的“美国梦”就包括一个人通过扎扎实实做成一个产品或者实业而实现自己进入中产阶级的目标。

  中国尚未形成普遍的现代工业文明精神。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度。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种地生财”,农民最大的理想是成为“地主”。当进入工业化时代,中国自然产生了三种文化:第一是采掘文化,“挖地生财”;第二是地产文化,“占地生财”;第三个是借贷文化,“以钱生钱”。显然这三种文化是农民和地主的经营理念的延伸。而工业文明最根本的是制造文明:需要有技术创新、工艺进步,要有扎扎实实、精益求精、耐心执着的“匠心”,可以叫“以技生财”。

  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必须基于以制造文明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文明之上。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做产品不能只是为了短期赚快钱,而一旦有了更好的赚钱机会就随时准备转行;稍有钱就赶快从企业家变为资本家(投资家)。这样是难以培育起真正强大价值的品牌的。

  只有在把产品作为长期事业来做,在这个基础上实行综合的品牌发展战略,才可能做成强大的品牌。因此,品牌发展绝不能急于求成。而当前中国品牌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整个社会严重缺乏“耐心”!

  0000品牌最基础的东西还是脚踏实地地做出好东西,做出扎实的产品。这还不够,最后得把这个好东西植入消费者的心理,这才是真正的品牌根基。

  中国大多数产业在技术和质量上同先进国家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首先要深刻认识这个事实,不要以大充强,以规模衡量品牌价值,以快造名。同时,品牌发展应成为我们的百年大计,求实不求快。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品牌发展的社会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中国品牌如何走?当前业界缺少一套系统的研究和统一的共识。今天,我很高兴看到徐浩然和刘晓午两位优秀品牌专家进行的品牌案例的研究和分析,《首席品牌官日志》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出中国的品牌模型和方法,我为他们的品牌研究成果感到高兴,并向读者推荐。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经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扬•马特尔与总理的寂寞读书会
· 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夜半读书:追寻片刻安宁
· 读书是读一颗高拔灵魂的思考
·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频道精选:
· 【思想】“吃空饷”是编制管理滞后的体现 2013-06-14
· 【读书】创新必须是有效的 2014-09-15
· 【财智】双轮驱动 四大主题分享结构性投资盛宴 2014-09-29
· 【深度】海南离岛免税店火爆难挡“肥水外流” 2014-09-3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