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如何引发消费癫狂?
2014-06-26   作者:郑渝川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无折扣,不购物。那些在商场、超市促销日的营业时间开始之前,就赶去排队的顾客,那些在“双11”等电商大促的日子里彻夜抢购生怕错过机会的顾客,那些准备进咖啡馆喝一杯也得先用手机搜一遍“能用的优惠券”的顾客,那些对网上团购、现场超低折扣签售等疯狂促销着迷的顾客……你是上述顾客行列中的一员吗?

    商家总是惦记着顾客的钱包,越是竞争激烈的时候,越是经济形势困难,就越希望让顾客买的更多——这本来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消费者的另一个身份是劳动者,经济困难也意味着收入降低,购买力会受到影响。但消费品企业很快发明了从“优惠券”到“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等降价促销工具或形式,强力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起到了行业洗牌的作用,并借助消费信贷的深入开展,诱惑消费者买得更多、更快。

    美国记者、零售业研究专家马克·埃尔伍德所著的《折扣:你不知道的打折促销心理秘密》一书就回顾了今天的人们所熟悉的零售业折扣形式、规则形成过程。可口可乐是买一送一优惠券、赠饮(试饮)活动的发明者,而在美国和欧洲,20世纪里许多百货企业都开始尝试特卖活动。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会员卡个性化优惠等促销形式的推出,都在不同时期起到了提振百货业销售业绩的积极作用。

    当然,仅仅是促销和优惠,还不足以刺激消费者以冲动消费的方式买得更多更快。《折扣:你不知道的打折促销心理秘密》这本书也揭秘了百货业及而今的电商企业所娴熟操作的心理战术。首先,无论是百货企业还是电商,要最有效的获得消费者关注、刺激其非理性购买,就必须拿出最疯狂的折扣低价。马克·埃尔伍德用神经经济学的观点对此给予了解释,指出消费者大脑中的多巴胺响应机制,会因为显得非常离谱的低价和折扣而被触发。其次,商家要预测消费者购买意向,将最多的折扣集中在最能够诱惑消费者的类型商品上,再利用纷繁复杂的满减、多买多减等方式,把降价不多的商品给搭售推销出去。第三,直接使用损失规避(警示消费者错过促销机会就会遭受金钱损失)、扩大交易效用理解(夸大促销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功能作用)等策略。第四,灵活使用比较定价法、给促销标识加注红色等手法,并遵循特定的货架陈列规则,让商品及其降价、定价信息以最具诱惑力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

    奢侈品行业曾经长期拒绝任何打折,以避免低价损害品牌形象。但在这个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常态化的不景气后,奢侈品厂商也或被动或主动的加入倾销浪潮,通常使用vip顾客指定折扣、推出较低价位的子品牌或专门的特价款商品、默许乃至直接参与二手奢侈品流通或租用等方法,以扩大营收。

    高朋(Groupon)为代表的团购网站借助移动互联网兴起,将减价引发的消费者狂躁推高到一个夸张的水平。尽管团购网站因为不善于控制财务安全而很快陷入低谷,但其引领的依托移动互联网而形成的疯狂减价热潮,被其他许多行业企业所效仿。

    在回顾折扣、减价狂潮的历史及现实后,《折扣:你不知道的打折促销心理秘密》对厂商都提出了忠告。企业一味依赖抬高商品定价再以虚假超低价的方式销售,弊端而今已经非常明显,最直观的问题就是,无论企业宣称的折扣有多大、减价幅度有多高,消费者都不会相信;相反,价格透明,卓越的产品价值、优越的零售环境、可靠的售后服务会让企业真正获得顾客的信任。当然,究竟是选择稳健、品质经营,还是继续低价营销,还取决于企业、产品所属的行业及商品品类。

(作者授权,经济参考网独家刊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夜半读书:追寻片刻安宁 2014-06-06
· 读书是读一颗高拔灵魂的思考 2014-05-09
·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2014-04-23
· 我们读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04-23
· 不要只读信息不读书 2014-04-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