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新金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商机
2014-05-12   作者:熊锋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陈教授对衍生品发展的看法十分乐观,认为未来的十几年将会是国内衍生品市场和金融工程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每一位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机构都要及时做准备,以捕捉未来庞大的商机,获得盈利和职位提升。

作者:陈松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见到陈松男教授之前,早已听过国内期货交易所高层、期货公司领导以及不少来自祖国台湾的衍生品领域专家,提到过他。

  作为华人衍生品圈中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陈教授在理论研究及实务操作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虽然年近古稀,但交谈中,你能感受到他一生对衍生品那种执著的热情。

  陈教授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财务金融博士研究所主任、中国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政治大学商学院财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他还曾担任台湾宝来证券高级顾问,负责了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创新,在结构化产品、利率衍生品、信用衍生品设计上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

  近日,陈教授的新作《衍生品设计和金融创新实务丛书》即将付梓,本人有幸提前拜读,这一系列的金融工程丛书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工程技术水平,达到从理论到实务的接轨。本书可以作为实务界的参考书籍,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衍生品设计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成为立志投入金融创新潮流的莘莘学子的学习典籍。

  在书中,陈教授对衍生品发展的看法十分乐观,认为未来的十几年将会是国内衍生品市场和金融工程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每一位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机构都要及时做准备,以捕捉未来庞大的商机,获得盈利和职位提升。

  为了捕捉各种不同新金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商机,金融机构必须能掌握金融工程,即高端衍生品原理的关键技术,才能够在交易、对冲风险及套利策略方面有所创新,并能够降低整体衍生品的风险及提升获利。同时,金融工程是金融产品创新所不可或缺的金融科技。掌握金融工程技术才能不断创新及设计新金融产品,并进行新金融产品的定价、利润及对冲风险的分析,进一步才能达到风险控管,寻找出适当的对冲及套利策略。

  陈教授在书中提及,金融工程技术不但可彻底掌握金融衍生品的分析技巧,而且能够进一步创新适合投资者需要的各种新金融产品,分析金融产品的价格风险,进而研究规划控管价格风险及信用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借由金融工程技术来创造合成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得以进行对冲风险和套利操作,获取超额利润。同时,借由金融工程的复制技巧,能够改变现有金融产品所无法达到的理想收益与风险关系(较高与低风险)。因此,金融工程是当今及未来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机构所不可或缺的必备技术,必须终身学习,才不致因竞争而受淘汰。

  金融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才是金融创新的推动力量,它能够改善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落后。比如,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性太高,而无法创造出有差异化且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各种需求,包括降低融资成本、套利、获利稳定、收益提升、对冲各种价格风险等。同时,金融工程技术可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正如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章飚所言:“一本好的专业书籍有三个标准:理论有深度,实践可操作,超前要适当,陈松男教授的金融工程系列丛书已经完全满足,极力向学术界和相关证券及衍生品从业人员推荐,精读之后必能获得极大的受益和启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读书是读一颗高拔灵魂的思考 2014-05-09
·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2014-04-23
· 我们读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04-23
· 不要只读信息不读书 2014-04-23
· 中国去年人均读书4.77本 数字阅读接触率首过半 2014-04-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