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供求与保障
2014-01-16   作者:徐滇庆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作者:徐滇庆 李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同志指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还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从我国国情来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明确地指出要尊重市场规律,注重采取经济手段,切实改善供求关系,该政府管的就一定要管好。要认真落实资金和土地,给低收入群体多盖一些廉租房。要增加供给,缓解住房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逐步稳定房价。

  回顾以往,教训深刻。2010年,政府针对飞涨的房价出台了一系列“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房价调控政策”。毫无疑问,高房价不好,房价暴涨尤其不好。制止房价暴涨符合大部分民众的愿望。上面决心大,下面呼声高,新闻媒体一面倒,非把房价打下来不可,像唐·吉诃德一样把房价当作了敌人。

  显然,房价就和人的体温一样,只不过是反映房地产市场或人体系统运作的一个指标。房价暴涨就像发高烧一样,都不好。可是,医生绝对不能看到来个发烧的病人就拿体温作为斗争对象,非把体温降下来不可。发高烧有不同的病因。也许是肺炎,也许是外伤感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把体温降下来。如果把病人丢进冰箱,体温降了下来,病人也给整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控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逼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有人说调控纯属“空调”,调控或将“无疾而终”。有些人嘴上虽然还硬,心里却七上八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场。明明是一番好心,为何效果不彰,没有办成好事?

  中国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摸着石头过河是无法避免的理性选择。一项政策是否正确要看实践的效果。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是走不远的。在房价调控过程中冒出来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值得认真推敲。

  经济理论反复阐明,房价和其他价格一样,是个货币现象。试想,如果左手按住房价,右手却在不断地增发货币,房价还能按得住吗?有没有认真考察一下,房价和货币发行之间有些什么关系?

  经济理论反复阐明,如果房地产市场上供不应求,必然存在房价上涨的压力。房地产市场到底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究竟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有多大?从1994年开始房改,至今还不到20年。大量兴建商品房的时间更短,难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满足了广大民众对住房的需求?根据我们的估算,当前全部住房还不到2030年住房需求总量的一半。房地产业任重道远。为什么有人硬说住房已经大大过剩,并且根据这一点断定房价非跌掉一半不可?

  经济理论反复阐明,超出居民购买力的物价是站不住脚的。许多人说老百姓买不起住房,为什么房价还不掉下来?究竟老百姓有没有购房能力?事实上,由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92%的人买不起房,可是还有高收入群体,大约8%的人不仅买得起房,还有能力买好多套房。难道高收入群体就不是老百姓吗?实践证明,凡是相信房价即将大幅度下跌的人都吃亏了。

  经济理论反复阐明,泡沫经济的危害性极大,很容易导致金融危机。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业就是一个大泡沫。为什么这个泡沫到现在还不迸裂?如何判断泡沫经济?如何防范金融危机?

  经济理论反复阐明,必须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观察宏观经济,房地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关系非常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打压房价对其他行业有多大的冲击?房地产业到底是不是一个支柱行业?房地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实践证明,前段时间的房价调控原意是限制需求,结果,正常需求没有下来,反而把供给打下来了。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严重,弄不好房价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为什么限购、限价政策说出台就出台,可是房产税就是出不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摆正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位置?

  有人说,坚持限购、限贷不动摇,有信心坚决把房价打下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敬畏经济规律,不要迷恋什么“信心”。

  学风浮躁是当前的大敌。在房价问题上缺乏认真的研究,没有严肃地讨论切磋。有些人迎合民粹主义思潮,捕风捉影,信口开河,哗众取宠。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发言权,不过,是不是应当更加严谨一些?许多人批评政策多变,朝三暮四。为什么总是急匆匆地出台一些行政干预措施,按下葫芦浮起瓢,手忙脚乱?

  樊纲说得比较客观:“当制度一时紧急又建立不起来的时候,经济手段无法马上用的时候,作为应急手段,行政手段要马上上来,把泡沫先抑制住再说。但是,这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终究要通过各种新的制度的建设,包括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来建立新的制度,用经济的手段,用税收、利率、信贷等政策来替换下类似‘限购’这样的政策。”只要注意理论学习,抓紧制度建设,今后就可以少来一点应急手段,少折腾一点。

  与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不如坐下来,认真讨论一下两年以来房价调控的理论和实践,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治理房地产市场,一定要标本兼治。迅速推进整体税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财税、金融手段抑制房地产投机活动,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缩小贫富差距。大力修建廉租房,照顾低收入群体,在效率和平等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与此同时,有必要认真讨论土地政策,配合城镇化进展统筹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增加商品房供给,缓解供求矛盾。

  说千道万,不离根本,在回顾、展望、研究、制定房地产政策的时候,切切牢记:尊重知识,敬畏规律。经济规律犹如大江东去,不可抗拒。我们要了解规律,顺应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经济规律的人,无论出于何等好心,最终一定会受惩罚。

  虽说房地产业只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分,可是一滴水可以映照出整个世界。房价调控涉及宏观、微观、金融、国民经济核算等多个领域。有必要结合这些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分别讨论房价调控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比较深刻、全面地了解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尤其重要的是,对于房地产业的一些基本数据和指标要严格地定量讨论。例如,房价收入比、居民住房需求、人均住房面积、居民收入的不均衡状态,等等。众所周知,房地产数据质量很成问题,许多官方数据似是而非,边界不清。今后整理、规范统计口径的任务还很重。没有定量分析就只能是非左即右,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在许多情况下,最佳对策往往是折中的结果,而折中就一定要注意定量分析,特别要注意政策的边界。

  30多年前,当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到中国会突飞猛进,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30多年以后,人们会如何看待今天?我们衷心希望中国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高速增长。为此,必须采取措施不让房价上涨过快,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可能彻底颠覆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令人担忧的是,采用限购、限价等行政措施打压房价,虽然房价上涨的幅度掉了下来,却搞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在银行中出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堰塞湖”。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高。房价暴涨只不过是肌肤之疮,金融危机才是心头大患。

  对于如何调控房价,完全可以平心静气,慢慢讨论,不争一时之气,不做惊人之语。让历史和后人来检验是非曲直。但愿在十年、几十年后,当人们回顾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时,本书提供的分析和资料有些参考价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作家不读书之风日盛 最应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了 2013-12-04
· 《链接》:一本复杂网络的科普必读书 2013-10-25
·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读书 2013-10-18
· “读书无用论”是功利者们的座右铭 2013-09-03
· 书店倒闭并非因不读书 消费习惯改变成主因 2013-07-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