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应当成为一种本能
2013-08-27   作者:郑渝川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断舍离”不是一个词,而是隔断、舍弃、脱离三个词而合成的词组。“断舍离”首先用于生活物品的整理归纳,“断”及时隔断那些不应该拿回家的物品;“舍”就是从家里现有的物品中选出已经不需要的,进行合理的处置,可以转赠给真正需要相关物品的朋友或者弱势群体,也不妨扔掉;“离”指的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如果你不是经常搬家,家里的物品就不免越来越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没什么具体用处,但会让我们觉得丢掉、送人很可惜的东西。我们会认为,这些物品“或许”会有用,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所以都保存起来。日积月累,闲置物品越来越多,哪怕我们的居所非常宽敞,也因此不免陷入拥挤和混乱。
 
    “断舍离”不是让你把房间、居所收拾干净,而是本着以人的居住感受为前提完成对闲置物品的筛选和处置。大量存储闲置物品的做法,实质上是以这些物品为中心,牺牲作为居住者、物品拥有者的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代价。来自日本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著的《断舍离》一书就提出,我们理所应当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一切,包括居住空间、生活质量等要素,摆脱“舍不得”闲置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也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整理和舍弃闲置物品,更应及时隔断不应该拿回家的物品。我们身处一个消费经济的丰裕社会,营销、广告、公关、传播都在千方百计的诱惑购买,信用卡消费更是让人对刷卡代表的支出金额和负债产生了隔膜,大量购买、重复购买、习惯性购买就是我们的消费方式——这正是产生浪费行为、闲置物品的基本根源。此外,也有一些人,是因为担心以后买不到价格便宜(促销)的某些商品,而进行冲动而过度的购买。这样的担心显然是毫无必要的,囤积物品不仅会占用可支配财力,而且最主要的是占据了存储空间。而家里存储的过度物品越多,就越可能刺激我们开出某种清单,买齐自己感觉需要、认定未来可能买不到的商品。
 
    “断舍离”的理念不仅仅可以用来清理闲置的生活物品、办公用品,而且还有必要指导我们更好的应对信息超载现象。信息超载实际上让人陷入对信息的浅阅读、浅层次理解,而不能或者没有精力进行筛选,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可以采用隔断、舍弃、脱离的法则,自行建立起信息的过滤机制、对已知信息的甄别分析机制,让信息真正能为己所用。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提出,当断舍离从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发展为自动化的机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思维都进入焕然一新的良性状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日本能吸取上次的教训吗? 2013-05-20
· “减核电”时代日本能源外交新布局 2013-05-07
· 中国资本能否创造新的全球化红利 2013-01-21
· 欧式风范 运动本能 2012-09-19
· 消费不仅仅是本能 2012-01-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