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棒与鸡毛掸子
伊莱休·鲁特(ElihuRoot)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不过,由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商业帝国的开创者屡见不鲜,这位花花公子的生平就差不多淹没其中了。
鲁特是个才华横溢的律师,讲究条理到了冷漠无情的地步,什么事情都办得成。曾有一回刑事审判,连法官都尖锐地规劝鲁特做人要多点良心。鲁特热心支持的西奥多·罗斯福,则称他是“我这辈子认识的大西洋两岸最了不起的人,”同时又说,鲁特“是我随时都要多个心眼盯着点儿的残暴友人。”如果你想领略大棒的残忍,就去找鲁特吧。戈尔·维达尔(GoreVidal)形容得再贴切不过,他就是“一根活生生的鸡毛掸子。”1899年,麦金利总统请他出任战争部长(Secretary
ofWar)。这可是个出人意料的任命。鲁特是个活跃的纽约共和党人,也是个律师,但在华盛顿几乎没人认识,也没什么政治历练。但麦金利意识到,鲁特身上展现出的理性力量,是美西战争之后美国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那场战争美国已经打赢了。然而,它也暴露出美国的军事机器完全是个烂摊子。军队制定的战略有问题,因为它居然没有所需地区的地图,一张都没有。士兵们穿着冬季制服就给派去了古巴。后勤混乱——最极端的例子是,300节火车车厢到达了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却没人知道车上装着什么。战争结束后,道奇委员会(DodgeCommission)试图摸清这种不称职的底线在哪里。它拿出了整整8大卷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倘若像当时的军队那样组织,“监管再好的……企业,也没法满意地处理业务。”
前任战争部长,拉塞尔·阿尔杰(Russell
A.Alger)总算干了件体面事,拱手辞职,为伊莱休·鲁特让了道。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军队的彻底重组。鸡毛掸子完全沉迷在了严厉的春季大扫除之中。
鲁特认定,军队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是一个关键问题。他希望各部队的司令长官负起责任,互相联系。鲁特哀叹道,“华盛顿的座上客们太顽固啦。”他大刀阔斧地采取了许多举措,如改组军队的行政架构,成立军事学院,创办总参谋部。国会质疑鲁特的创新,有参议员说,“华盛顿和拿破仑都不需要战略委员会。”
“嗯,没错,可他们都已过世;我们现行的体制也应随之淘汰,”鲁特以一种值得赞美的简短风格回答说。
放眼历史长河,伊莱休·鲁特大概只能占个脚注的位置,但他在美国军队里发起的变革影响深远。彼得·德鲁克说,美国军队“首次意识并系统化地应用起了管理原则。”现代管理是在大棒和鸡毛掸子的鞭策下问世的。
把理论挖出来
尽管伊莱休·鲁特实践了我们现代称之为“管理”(management)的工作,但他或许会称之为“行政”(administration),甚至更不留情面地说这叫“常识”。19和20世纪之交,管理尚未得到界定。更确切地说,有人为管理提出了可信的定义,但他的尝试鲜为人知。这次尝试的源头有点出人意料,是一位名叫亨利·法约尔(1841-1925)的法国工程师。
法约尔对管理思想的贡献几乎完全遭到了忽视。只有管理教科书会不经意地提到他。他是法国人这一点,也有些出人意料——在以盎格鲁-撒克逊人[1]为主的学科里,说它是个障碍也不为过。法国人是出了名对现代流行管理模式不感兴趣的。他们不怎么在乎商业大师的伎俩,对时髦的理论疑虑重重,奉行一条特立独行的路线。
法约尔就读于法国里昂的圣艾蒂安国家矿业学院。1860年,他以矿业工程师身份毕业,进入了法国矿业公司科芒特里-富香博-迪卡兹维尔(Commentry-Fourchamboult-Decazeville)。法约尔在这家公司干了一辈子。他把公司从破产边缘救了回来,于1888年到1918年任常务董事。
在此期间,法约尔系统地阐述了一套独具一格的管理哲学。在管理领域,他对这个世纪的贡献分为三方面。
首先,他意识到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既适用于法国矿业公司,也适用于法国的医院,甚至邮局。
其次,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门独立规律的学科。这没什么可奇怪——但在他的时代,“管理”是一种几乎不存在的东西。
根据这一认识得出的逻辑结论是,可以对管理做出严格的定义。对像法约尔这样脚踏实地的理性主义者而言,存在就意味着需要清晰的定义。无法定义,就很难说得上存在。如果管理真的是一门站得住脚的学科,管理者从事的到底是什么工作?他们希望藉此实现什么目的呢?
为此,法约尔拟定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他说,这些就是管理的普遍特征了:
劳动分工
职权和职责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指导
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
员工的薪酬
集中
等级链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性
主动意识
团队精神
法约尔的14项原则是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或者说,是管理者应该关心的问题。为了将之付诸有效实践,法约尔说,管理者需要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现在已经演变成了领导)和控制。
从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必然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果:只要能够定义的东西,必然可以传授他人。他为管理教育的整个概念及实践奠定了一个出发点。事实上,法约尔本人就曾在高级军事学院(Superieurede
laGuerre)讲学,退休后又成立了行政研究中心。(在法国,法约尔的讲学激起了民众对管理的极大兴趣,到1925年,他的讲演稿已印刷了15000册,还集结成了书。)
而且,倘若管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概念,那么,从逻辑上来说,通过教育获得管理技能也是普遍适用的。如今,我们已经接受了如下概念: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可到医药公司就职。我们认为,首席执行官的工作并不需要了解药物的具体配方,或者像程序员那样掌握晦涩的开发语言。首席执行官运用的是管理技能。可在法约尔的年代,哪怕是工厂里的工作,也都存在着专业分工。工作受着严格的限制。人人都懂得工作的适用范围。而管理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事实证明,法约尔称之为“行政管理”的管理理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大部分管理理论都随着时间和社会进步而逐渐枯萎,法约尔的这套理论却基本上还是站得住脚。最权威的管理学位至今仍称作“工商管理硕士”,即可看出它的影响力。
[1]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后征服不列颠。——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