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取舍之道
2013-03-19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几乎没人能够想象,没有了互联网的世界将会怎样。互联网赋予了公民权利,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创新爆发。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购物,便捷轻松地与人沟通,分享观点。
  然而,互联网的全球化意味着,完整的数字化记忆以及“记住成为常态”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不仅存在于伦敦和旧金山,在北京和上海也同样令人关注。跨越了地理上的界线,完整的数字化记忆正在挑战着我们所有人。因此,本书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亚洲的互联网用户同样也很重要。
  有人认为,完整的数字化记忆在非民主社会更加危险,因为非民主社会中公民无法直接限制政府利用从网上收集到的海量私人信息。但是,这种观点却遗漏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大量数字化的私人信息不仅可能在今天被滥用,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仍然可能被滥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是否生活在民主社会,与数字化记忆是否被滥用并无必然关系。如果私人信息被抓取后,以数字形式在未来被储存了很久很久,那么,即便生活在民主社会,它仍然像一颗定时炸弹——因为,未来任何非民主政府都可以利用这极具价值的信息权力宝藏。
  假设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于政府机构滥用信息权力,而是来自于巨大的商业机构——这些商业机构借助自己位于全球信息流中战略瓶颈的优势地位,获得我们相当多的私人信息流,那么又将会怎样呢?就像对政府那样,我们只能希望,像Google 和facebook 这样的巨型网络公司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对于收集并保存的几十亿项私人信息所负有的责任。
  我们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会拥有哪种形式的政府,什么样的商业平台以及他们会以何种目的去挖掘自己积累的私人信息宝藏?他们会不会滥用我们的私人信息?正因如此,我们要开始思考减少我们的数字足迹:不是通过戒掉互联网,而是通过塑造互联网及其服务,以使得数字信息能够真正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渐渐遗忘。如此看来,数字化记忆给所有互联网用户带来了一连串的挑战,不管他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这也许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信息。我不是新勒德分子, 不鼓吹与全球互联网断开连接。我的建议恰恰相反,那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使其发挥全部潜能;并且,通过给互联网设置遗忘的功能,以确保互联网被那些大权在握之人当作工具滥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让互联网一直充当创新、沟通和赋予权利的工具。
  我在书中描述过的许多情况每天仍然在发生:被互联网抓取到的信息量在突飞猛进地增加。在2000 年,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信息是以模拟形式记录的,而今天,世界上90%以上的信息是数字形式的——因此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存储、加工、操作和发送。
  不仅在电脑上浏览互联网时如此,智能手机里的多种传感器也是如此。它们能够抓取日期、时间、地理位置,甚至是从汽车的加速度、行驶方向到大气压强等一切信息。
  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使得置于床垫下面的智能手机能够获取我们的夜间睡眠模式,而嵌在小手镯里的芯片能够记录我们的运动。
  一家美国运动服装公司现在甚至在出售拥有内置显示器的滑雪眼镜,这款眼镜不仅能够捕捉我们的位置以及我们滑下坡时的速度,而且还能告诉我们要找的朋友在哪里。
  这一切都很重要,运用强大的统计工具,我们能够理解抓取到的大量数据,而且能够提取其中一些潜在的价值。“大数据”运动就像互联网一样,将会在世界和社会的运转方式上带来跨越式的变革。借助大数据,我们会有更好的医疗措施,更少的意外事故,更高效的市场格局,以及对社会更好的理解与认知。但是,“大数据”也会增加抓取更多数据以及将它存储更长时间的压力,对数据的过分痴迷会让人唯恐丢失一些可能获得的潜在价值。
  在这个背景下,完整数字化记忆的隐患需要的不仅仅是重复提醒——它们需要被不断强调!我相信,《删除》将会在未来很多年对我们理解互联网具有深远的价值。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互联网一直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智慧源泉,而非大权在握之人赋权的工具。而且,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不必害怕我们会失去隐私,会失去人性化的生活与行动。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我会乐观地号召所有人,要在大数据时代始终记得遗忘的美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外国人是这样读书的…… 2012-12-11
·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 2012-11-23
· 国外名校:从“教读书”到“帮创业” 2012-11-22
· 马蔚华巴曙松谈金融与读书 2012-08-21
· 【读书】贵金属的价值 2012-08-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