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第三章 衡量经济成功的关键——衣食住行
很久以前,戴维曾经做过兽医助理。有一天,他正在为著名的兽医约翰·西门子工作,这时西门子问他:“对你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于西门子自己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幸福的家。他无法实现所有目标,但是他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目标。树立正确的目标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处理优先次序。 发展经济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商品、服务、教育和技术,以及实现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机会。美国人很实际,我们凭着目标和计划,已经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经济体。通过流水线生产、公共图书馆、灯泡、疫苗、农村电气化、水利、公园、公共教育、软件、卫星和手机等等,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建立了如今的社会。 美国人辛苦地工作,为本国和全世界人民提供了所需、所想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我们称之为奢侈品的物品。然而,如果无法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经济也就无法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必须从基础做起,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基本生活用品。 效用最大化并不能提升幸福感 主流经济学认为,一个人买的东西越多、消费的东西越多,他就会越快乐。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希望将效用和满意度最大化。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事物,并且以此作出相应的消费选择来满足自己。根据这个理论,一个人的效用函数主要就是收入和购买的问题。当我们赚得更多、买得更多的时候,就会产生更多的效用,我们就会过得更好,就是这么简单。对于主流经济学家而言,人与人之间付出和得到的幸福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提到的,这些互动对我们来说其实很重要。如果说主流的效用理论不正确,那么我们应该使用什么理论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幸福是什么。我们常常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够让我们真正快乐。一套全新实用的经济理论首先应当能够解释人类的需求,解释经济如何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多年以来,智利经济学家曼弗雷德·麦克斯–尼夫(Manfred Max-Neef)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主流经济学模糊了人类的需求和欲望,认为它们是永无止境、无法满足的。但是麦克斯–尼夫提出,人类真正的需求其实很少,而且容易满足。 麦克斯–尼夫认为,日益增长的GDP其实并没有使智利人民更加富裕;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浪费了大量金钱,却没有真正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于是他和他的学生着手研究心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个人访谈,并将这些资料汇编起来,试图了解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他们将人类的需求进行了分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些分类评估他们的“富足”和“贫乏”之处,判断自己在哪些方面最为匮乏,有哪些需求需要密切关注(请参见后页表格)。 在菲律宾志愿服务了两年之后,戴维开始赞赏麦克斯–尼夫建立的理论框架。菲律宾有一个名叫高山省的农村地区,按照GDP的标准而言,这个地区十分贫穷。然而,这里的菲律宾人却拥有着十分紧密的社区关系。尽管经济上贫穷,但是他们十分快乐,甚至比某些富裕得多的美国人还要快乐。戴维发现,如果当地的人们能够拥有更好的家畜、更高的收入、正规的教育、信贷系统、医疗保健以及更加安全的饮用水,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快乐,而这些就是高山省匮乏的方面。 另一方面,和睦的邻里关系、归属感、安全感、互相信任和社会凝聚力是该地区的“富足”之处,比美国许多地方都要富足得多。有些社区会每晚举行会议,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充满了欢笑和乐趣。由于会议每晚举行,因此问题总是能够很快地解决。村里的每个人都相互认识,就像美国很多的农村社区那样。其中一个村庄没有监狱,只有一个围栏,用来暂时关押闹事者。例如,有时候人们会把醉鬼关在围栏里,让他清醒清醒。麦克斯–尼夫的系统能够让人真正地了解经济,懂得如何推动经济,比GDP更加先进。此外,他的系统也更适合个人使用。 戴维和他的妻子伊莎贝尔把麦克斯–尼夫的需求列表贴在了冰箱门上。你也可以把它贴在桌上,和朋友进行讨论;你还可以划去一些内容,自己添加冰激凌或者宠物上去。戴维和伊莎贝尔就是这么做的。你可以和伴侣或朋友谈论麦克斯–尼夫的表格,这份表格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能够充分激发你的洞察力。 伊莎贝尔和戴维按照表格,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分;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匮乏之处,也了解到哪些地方可以加以改善,以便过上“美好生活”。他们承认自己工作得太多,需要时常参加参加一些活动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于是他们参加了各种聚会,自己也举办了一些聚会;每周还会带着孩子去公园散步——这些活动确实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平衡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从某些方面来看,曼弗雷德·麦克斯–尼夫的表格就像是需求层次理论的复杂版本。马斯洛担心当时的心理学过分关注病理学,而一味关注导致神经衰弱和精神病的状况。马斯洛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哪些行为以及何种社会能够改善人类的心理健康,提升人类的幸福感。因此,他根据人类的实际需求创建了一套理论,他认为这套理论能够帮助每个人实现身心健康。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具有层次,并且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较低层次的需求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较高层次的需求就是人类的非物质需求或高级需求。马斯洛认为,人类不必完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再去追逐较高层次的需求,他也从来不认为非物质需求能够通过购买物质产品来实现;但是他相信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肯定不会想要阅读诗歌或被人赞美,而是对食物更加感兴趣。 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的金字塔包括以下5种需求。 1.生理需求:空气、水、食物、住所、衣服等。 2.安全需求:健康、人身安全等。 3.爱与归属需求:朋友、家庭、爱情、感情等。 4.尊重需求:教育、能力、来自他人的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等。 5.自我实现需求:创造力、接触美好事物、自然、休闲的机会等。 麦克斯–尼夫是一名经济学家,他关心的是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方式;而马斯洛是一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之父。总而言之,约翰倾向于马斯洛的理论,而戴维倾向于麦克斯–尼夫的理论。不过,迄今为止并没有一套单一的理论能够全面地分析人类的需求和欲望。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经济制度组织资源来服务人民,经济学家把这些资源称作“资本”。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经济体内部,市场力量将资本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人民。当经济学家提及“资本”的时候,通常谈到的是以下两种资本。 公共资本。人类运用自然资源创建的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机器以及其他组成经济体的产品。 金融资本。纸质和电子货币,以及其他货币价值的代表物,包括股票、债券、退休基金等。这些资产统统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只有当人们用它们来交换实际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其价值才得以实现。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资本,麦克斯–尼夫和马斯洛都认为它们也是人类需求得以满足的关键。例如: 自然资本。自然动植物、地形、地质、养分、水流、能源以及自然提供的其他物质。所有的公共资本都是人类运用自然资源创建的。 人力资本。一个人的身体、技术、知识、教育以及其他人际交往技术(如听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社会资本。社会组织、法律、日常人际关系网、市场、关系和信任。这些因素使得人们能够在一起工作和生活。 若想促进经济进步,保障高品质的生活,我们就需要这些资本。它们必不可少,互相补充。若想成功地种出食物,土壤、气候、种子、农民的技术和知识、社会系统(如市场及金钱),一个都不能少。 若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最长久的幸福,任何经济理论都必须首先评估资本和资源的分配,以满足大多数人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能朝着目标前进。 目前,我们的资本水平已经十分发达,就人力和时间而言,或许这是人类历史上食品、衣物和住所最便宜的时代了。美国家庭必需品的预算比例已经达到历史最低,至少在食品和衣物方面;然而,很多美国人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