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成功的关键
2012-07-27   作者:谌毅兵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作者: (美) 霍华德·马克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中国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让很多人吃够了苦头。很多人知晓价值投资理论、随机漫步理论、波浪理论等等关于投资的理论,掌握了种种方法,而结果还是难以如意。究其原因,还在于没有真正地理解投资理念、把握投资本质、实施正确投资策略等。学习、研究、借鉴成功的投资经验,重塑投资理念,把握投资的关键,正确地进行投资,成为了必修的功课。

    说投资,必说巴菲特。而对于巴菲特来说,真正让他认同、信服的同行并不多,霍华德.马克斯就是其中之一。巴菲特不但把霍华德.马克斯所著的《投资最重要的事》读了两遍,更把此书评价为“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有用的书”。
    被巴菲特认同自有其道理所在。从《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可以看出,两人在股票投资理念、方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所谓“惺惺相惜”应该就是如此。

    霍华德·马克斯66岁(比巴菲特小16岁),1955年创建橡树资本管理公司,是橡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席与共同创始人,现在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800亿美元,其个人财富达150亿美元。他把职业生涯的经验和研究总结为《投资最重要的事》。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简单罗列或吹嘘所谓的成功经验,而是把股票投资所涉及的思维、心理、经济、方法等要素逐一解析,指出股票投资的关键因素、分析方法及投资策略。本书阐述的既是以经济理论、投资理论等为背景的股票投资的系统理论,也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中总结的股票投资实务知识。

    作者指出,“这本书是对投资理念的陈述”,其目的是帮读者避开常犯的错误。本书不是一本“入门指导书”,如果想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收益,你需要阅读本书。虽然本书没有很多的数字、数学常数、定价公式,但这些在作者看来,都应该只是投资必备的前提,因为“我最想表达的是投资有多么复杂”。因此,本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对股票投资的简化版本,掌握了这些并不一定保证投资的成功,但不掌握这些则很可能失败。

    与巴菲特及其公司的多元投资不同,橡树资本管理公司专注于股票投资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对于成功,作者概括为“历经40余年发展与磨砺所形成的有效的投资理念,以及掌握着高超的技术,有着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个人对该理念的贯彻执行。”

    上述关于投资的论述,作者总结、分解为18项被人称之为“降龙十八掌”的投资最重要的事。“降龙十八掌”或许太多。对本书的十八章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后可以发现,为方便阅读、理解、借鉴,可以概括为六个关键要点,可以称之为股票投资的“六脉神剑”。

    开展第二层次思维
    第一次层次的思维可以理解为对股票投资的直观思维、判断,几乎人人都能做到。第一层次思维者所需的只是一种对于未来的看法,寻找的是简单的准则和简答的答案。
    而第二层次思维则需要超越第一层次思维,需要非凡的洞察力、直觉、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其目标是战胜市场。第二层次思维实则是思维的“与众不同”、与大众不同。
    第一层次思维、第二层次思维的意义和作用在现实中有着巨大的差异。那些认为投资过程简单的人通常没有第二层次思维的需要,甚至不知道有第二层次思维的存在。于是许多人被误导,相信人人都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正因如此,好消息是,“第一层次思维者的广泛存在使得第二层次思维者的可得收益增加了”。或者说第一层次思维者越多,具备第二层次思维的投资者机会就越多。因此,“为了持之以恒地获得优异的投资回报,你必须成为第二层次思维者中的一员。”

    理解、把握市场的有效性及无效性
    有效市场假说被证实对投资领域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你无法战胜市场”的成果不但被芝加哥学派的市场观点从逻辑上予以支持,也在对共同基金表现的研究中得到了巩固——业绩出类拔萃的基金寥寥无几。
    但是,作者认为,“有效”不等于“正确”,“有效”只是“迅速、快捷地整合信息”。既然“有效市场”不一定正确,也就不一定有效而可能是“无效”。而且,大多数人都会受贪婪、恐惧、嫉妒及其他影响而出现导致重大失误的情绪波动。这样,如果你具备第二层次思维,“一个存在着错误及错误定价的市场”,就“能够被具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战胜”。因此,市场无效性的存在为具备第二层次思维的人创造了取得良好业绩的可能性。

    把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作者通过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把“低买、高卖”的古老投资原则作了很好的实践考察。
    作者注重、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基本否定了技术(分析)投资方法后,对两种受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方法即价值投资和成长型投资进行了分析、比较。价值投资者的目标是得出证券当前的内在价值,并在低于当前价值(的价格)时买进,成长型投资者的目标是寻找未来将迅速增值的证券(企业及其股票)。在价值投资和成长型投资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两者都要求我们应对未来。
    但是,作者在分析美国历史上的“漂亮50”后指出,“长期增长的持续时间不过如此,准确预测的能力也不过如此”。因而“预测未来比看清现在更加困难”。而且,就算判断正确,成长型投资的上涨潜力更富戏剧性(也就是偶然性),而价值投资的上涨潜力更有持续性。因此,他选择了价值投资法。
    重要的是,还要在价值的判断和确定、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低于价值买进”、“好的买进是成功卖出的一半”。因此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股票的卖出价格、卖出时机、卖出对象或是卖出途径。“如果你买得足够便宜,那么最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低价买进虽然是最可靠的一种,但未必一定奏效,因为有可能错误估计了当前价值,也可能出现价值降低的情况。因此,“低于价值买进并非万无一失,但它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理解、识别和控制风险
    没有人能够确切地预知未来,所以风险不可避免。在作者看来,应对风险是投资中根本的要素。不能正确应对风险,成功不可能长久。要理解风险、识别风险,进而控制风险。
    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风险的看法:除了那些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投资风险很大程度上事先是观察不到的。结果就是,我们见到过的许多金融大灾难都没能被成功地预测,人们也没能很好地管理风险。事实上,对于风险,还有几点值得关注:风险只存在于未来,而未来会怎样是不可能确定的;风险不会一成不变;人们往往高估自己判断风险的能力。
    最重要(也可能致命)的是,大多数人将风险承担视为一种赚钱途径——承担更高的风险通常会产生更高的收益。但是,“市场不可能永远以这样的方式运作,否则高风险投资的风险也就不复存在了。一旦风险承担不起作用,它就会完全不起作用,直到这时人们才会想起风险究竟是怎么回事”。
    因此,理解风险是识别风险的前提,而识别风险是控制风险的基础。风险要客观应对、进行控制而不能规避。如果规避了所有的风险,意味着没有了投资,也就没了收益。因此,风险控制与风险规避不是一回事。“风险控制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方法。反之,风险规避则很有可能连同收益一起规避”。

    把握周期
    作者所指的周期并不单指经济周期,还包括各类和投资有关的周期,甚至包括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类似于“钟摆运动”的(心理)情绪波动。把握周期,意味着把握风险、市场情绪,也意味着把握投资机会。
    把握周期的逆转非常重要,“所有这一切都可能会在一秒钟之内发生逆转”。事实确实如此,尤其是在市场由乐观向悲观转变之时,类似的股票大跌、资本市场崩盘、金融危机无一不是如此。因此,无视周期并推算趋势是投资者所作的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当你面对一个‘周期已经中断’为基础而建立的交易时,记住,它永远是一个失败的赌注”。

    逆向投资
    逆向投资是:在所有人卖出的时候买进(因而价格很低),或者在所有人买进时卖出(因而价格很高)。虽然这种行为是“孤独并且令人不安”。
    逆向投资摆脱了羊群效应的束缚,但接受逆向投资是一回事,能否运用则是另一回事。要真正做到逆向投资需要诸多的条件。
    在逆向投资中,市场形势、证券价值、证券价格波动、买卖时机等都是重要的因素。作者就提出要“寻找便宜货”,以确定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确定是否投资。还要耐心等待机会,而这一点恰恰是绝大多数人最为欠缺的。巴菲特以及许多信奉价值投资的成功者的关键原因也在于此——做好准备,耐心等待买进机会。
    现实中,投资者除了投资理念、判断能力、投资实力外,投资心理也对逆向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羊群效应的影响,缺乏稳定、牢固的投资心理,因而克服不了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既很难作出逆向投资的决策更不敢逆向投资。

    除了上述六项“最重要的事”之外,作者还对多元化投资、运气、自我认识、避免错误等进行了解析。应该说,所有这些分析、建议会对读者起到很好的帮助和作用。还值得指出的是,本书的关注重点是股票投资,但以经济发展为背景,涵盖、解析了诸多关于投资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应会对其他领域的投资也有所裨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读书很好》:读懂香港,乃至中国 2012-07-17
· 新华读书“六月十大好书”揭榜 2012-07-09
· 《读书很好》 2012-07-09
· 牵手"三秦书月青年读书节" 2012-05-14
· “2012读书盛典”电视晚会举办 2012-05-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