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 作者:[美]杰弗里·库鲁圣 出版:中信出版社 |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是广告行业从业者的自负之语,意在强调这个行业激烈竞争并由此对从业者提出的苛刻要求,换言之,在这一行业取得成就的人资质上并不弱于总统(甚至更强)。有一个人确实担得起这评价,这句话的“广告人”原本就是指他——“现代广告之父”阿尔伯特·拉斯克尔。
阿尔伯特·拉斯克尔(1880-1952)是美国广告史上的传奇人物,是他重塑了现代广告业。他领导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达四十多年,20世纪初的广告大师约翰·肯尼迪和克劳德·霍普金斯都曾在其麾下效力。他一手包装或创办了许多享誉至今的商品知名品牌,极大地扭转了消费者购买习惯、企业营销模式,改变了作为广告媒介的媒体在商业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引制订或亲自制订了至今被广告业因为基本方法的广告创意模型,他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客观而言,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得以成为“现代广告之父”,能够成为同期美国广告业的最重要代言人,是因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正值资本主义社会的剧烈转型,创造了有利于独立广告业发展壮大的环境。当然,即便认定历史、环境选择了阿尔伯特·拉斯克尔,由他来推动广告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崛起,也不能否认其个人的眼光、毅力与贡献。
阿尔伯特·拉斯克尔还曾涉入美国政界,显现出不输于专业政治家的活动能力。1918年,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亲自劝说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加入共和党,并担任该党宣传工作,这个政治新人将商业领域的广告、传播和公共关系理念与方法用到了竞选宣传上,让领导美国参与并赢得了一战胜利的民主党遭遇了国会选举的惨败。
接下来,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帮助共和党候选人沃伦·哈定赢得了19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沃伦·哈定是美国历任总统中口碑较差、甚至被美国国民排到倒数几位的政客,竞选时被曝出与朋友的妻子保有多年的婚外情,亲近富人(平民选民对其抱有极强疑虑),还被谣传有黑人血统(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仍根深蒂固)。阿尔伯特·拉斯克尔让当时的美国政界、媒体领教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竞选手段。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在总统竞选上的理念和方式创新,成为了美国政界后来沿袭的惯例,即借助极有煽动力而没有意义的口号,来打倒竞选对手。我们可以从最近几十年里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各人的竞选历程中找到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包装的哈定竞选的影子。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一书再现了阿尔伯特·拉斯克尔的传奇一生。阿尔伯特·拉斯克尔是德国移民二代,拥有颇为不凡的家世背景,但家世背景并未被阿尔伯特·拉斯克尔用在自己的择业与生意上。这个12岁时就创建了报纸、撰写了讨论州长竞选人选社论的天才儿童,有意掩盖自己“富二代”的家世背景,在18岁(1898年),仅仅携带父亲给的75美元就到芝加哥找工作,以10美元的周薪加入了洛德暨托马斯公司,担当类似助理秘书的职位。他得以在当时的公司老板面前崭露头角,是因为成功地谈妥了一笔大单,客户原本粗暴地拒绝了洛德暨托马斯公司的订单要求,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却坚持不懈地到客户那里足足申辩了几个小时,终于成功。事后才知道,这家客户原本就是他父亲莫里斯的老客户,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在回忆此事时说,如果以关系的方式取得成功,难以启齿。
广告大师约翰·肯尼迪可以称为阿尔伯特·拉斯克尔的老师,前者1904年进入洛德暨托马斯公司工作,告诫后者广告就是“纸上推销术”——这个如今人人皆知的秘密,让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彻底厘清了当时有关广告的诸多混乱定义、定律,由此找到了正确操作广告的方法体系。
1906年,年仅26岁的阿尔伯特·拉斯克尔执掌了洛德暨托马斯公司。招聘他进入公司的前任安布罗斯·托马斯的突然离世,他的新婚妻子弗洛拉婚后两个月就因病落下了终身残疾,各种压力束缚着他、煎熬着他,让他毕生陷入抑郁症、躁狂症。颇具悲剧色彩的是,正因为此,阿尔伯特·拉斯克尔才被迫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广告业,从不敢有一丝懈怠放松。在约翰·肯尼迪之后,他迎来了又一个亦师亦友的手下:克劳德·霍普金斯,开始一步步开创属于他的辉煌,以及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