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国际金融体系和信用霸权
2012-05-09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大国兴衰》
作者:黄树东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自由贸易的扩张带来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经济的货币化或信用化。以中国而言,市场经济推动的结果就是许多以前不通过市场交换的物品和服务现在都要推到市场上流通。而流通的媒介和手段是货币。这个货币是广义的货币。市场经济发展得越深刻,这种货币化的过程就越广泛。中国是这样,自由贸易扩张迅速的世界经济也是这样。经济货币化导致了经济的信用化或债务化。到了最后,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货币和信用来推动。就世界而言,有人估计,GDP每增长1美元,信用必须增长4~5美元。以中国为例,在1978年以前,政府对货币发行、信贷增长有严格控制,而且经济的主体不是市场。在那样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货币和信用增长,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今天的程度。以2007年为例,中国经济增长11.3%,而M2的增长高达16.7%。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每增长1%,M2要增长1.48%。M2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高48%。M3的数量则远远大于这个数目。可见货币信用对GDP的重要性达到什么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萎缩导致经济萎缩。充足的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这样一个货币化、信用化的经济体系里,劳动和自有资本本身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那些能够筹措资金、运作资本、运作信贷的个人、企业和国家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够制造信用的个人、团体和国家则处于财富金字塔的顶端。创造信用,拥有创造信用的权力是支配社会和世界财富分配的最佳手段。如果一个人、一个阶层、一个国家占有了创造信用的垄断地位,则该个人、该阶层、该国家将会在财富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有鉴于此,世界经济的竞争最激烈的部分就是信用垄断和信用霸权的争夺。
    就美国国内而言,为了成为信用创造者,通过提供信用而在世界财富分配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美国的金融体系走上了极度信用扩张、极度杠杆运作的道路。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银行改革、金融自由化、华尔街的自由化为这种信用扩张提供了体制性条件。
    就世界范围而言,并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获得信用霸权成为信用帝国的。只有当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信用帝国。不管你有多先进的技术,多先进的管理,多周到的服务,只要你的货币不是世界货币,你就不可能成为信用帝国。美国是信用帝国,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只要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信用强权。信用一方面是资产,另一方面是债务。对世界货币国美国而言,它制造的信用是美元,是美元贷款、美元资产,其回报也是美元。而美元是世界上的“硬通货”。这个硬通货的背后是军事霸权。军事霸权能保证你的货币、你的资产、你欠别人的债务,不会因为外敌的入侵而灰飞烟灭;保证你是投资的安全天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才会大量购买你的金融产品。
    美元就是这种依靠军事霸权的“债务”。比如中国拥有2万亿美元的储备,实质上是美国欠了中国2万亿美元的债务。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也是世界信用帝国。但是,由于金本位和固定汇率制度,那种信用帝国必须以黄金来支撑。到了1956—1965年美元面临极度的危机。最后,美国废弃了黄金本位,为美国无限制地制造信用创造了条件。
    布雷顿森林体制是重生产轻金融的体系。它的特点是固定汇率,美元中心,政府间对外汇、国际资本流动实行严格的管理。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不再在生产上居于垄断地位,日本、联邦德国、其他欧洲国家通过重建逐渐成为美国制造业的对手。这时候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开始转向世界金融,认为金融垄断和开放世界金融体系是在新条件下延续美国霸权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生产了40%以上的世界制造品,而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打开了欧洲和日本的产品市场。美元与黄金脱钩,解放了国际金融资本,为美国的信用产品打开了世界市场,使美国得以无限制地创造信用。美国从此登上了信用帝国的宝座。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还仰仗石油美元。美元虽然与黄金脱钩,但是却获得了石油的支撑。这种以他人的石油来支撑美元对美国而言是免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石油的支撑比黄金更具有战略意义。
    市场化、信用化的结果,使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全球性世界金融体系居于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使控制世界金融的一方得以追求最大的利益。
    经济货币化的结果,使一个国家的财富偏向于控制信用和资本的个人和团体;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使财富的分配偏向于在资本信用等方面居于支配地位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将在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操作世界财富的分配。
    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美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竭力推动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又竭力通过世界金融体系的自由化维护自己的金融中心地位。
    美国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第一步就是对世界金融体系的改造。1971年的“尼克松震荡”开启了国际金融自由化过程。而“里根革命”则开启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不仅逐步放开了既有的银行金融体系,而且还以放任自流和积极鼓励的方式发展起了一个“影子银行体系”。
    美国作为世界金融输出中心涌现了大量的廉价资本。廉价资本加上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极大地加剧了美国消费者和金融企业的金融杠杆运作,急剧地推动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吹大了美国的资产泡沫。为了在世界财富的分配中占据更大的份额,美国金融资本加剧了杠杆运作和信用扩张。以华尔街为例,在鼎盛时期,华尔街五大银行运作的总资产高达3万亿美元,几乎是自有资本的30~40倍。这些泡沫化的资产被出口到世界各地,为美国吸引了更大规模的资本,成为美国进一步加工新产品的廉价的原材料。这样循环往回,美国出现了信用扩张、资产泡沫、经济虚拟化。作为这场信用扩张的市场基础之一,是不受政府管制、十分放任的影子银行体系。这个影子银行为美国的证券化产业提供了资金渠道,为美国金融机构、消费者个人的杠杆运作提供了融资渠道。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廉价资产,以及没有政府干预的融资市场——影子银行,导致投资者过度乐观,低估风险。在一段时间内,美国金融体系的这种高度杠杆运作导致了巨大的超额利润。巨大的超额利润对世界各地的资本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世界各国金融界纷纷效仿或试图效仿美国的金融体系,纷纷自由化自己的金融体系,放松政府管制,纷纷走上了过度扩张的模式。
    这种过度的信用扩张最后导致了危机。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表面上看,是美国当初出口的那些优质金融产品露出了原形:原来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由于这种假产品已经流入了世界金融体系的血液里,并通过自由的世界金融体系而循环到全世界。在这种危机面前,投资者不知道谁被传染了、谁没被传染,干脆罢市并冻结所有的信用。这就导致了流通性萎缩、信用萎缩和信用冻结。就如你面前有10个人,你被告知其中有一个染上了艾滋病,但是不知道是谁。你一定会回避所有10个人,对10个人都不相信。在金融市场里,这种回避行为的结果就是信用危机,就是信任危机,就是诚信危机。所有金融体系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一旦这种信任丧失,金融体系的基础就受到了威胁。信用是经济的润滑剂。特别是在信用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几乎就建立在信用上。信用的崩溃往往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这就是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不良资产损害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偿付能力。金融机构的性质是杠杆运作。不良资产导致资产减损,资产的减损导致自有资本的减少,最后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破产。
    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和金融自由化,是资本在自由放任的情况下过分逐利的结果,是资本与劳动间分配不公平的结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书摘]帝国税收 2012-05-08
· [书摘]猜对了开头 却猜不到结局 2012-05-04
· [书摘]无意识行为 2012-05-03
· [书摘]为潜念付出的四大代价 2012-05-03
· [书摘]《太阳景气经济学》 2012-05-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