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
2011-11-04   作者:金戈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作者:郭凯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这是笔者第三遍看《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了,这本书算是郭凯博文的合集,他的博客写了五年,我看了五年。我对经济学的理解也是随着他的博客一天天成长的。他关注的问题总是很宏观,大到世界,却从小事的观察入手,像是沙粒的缝隙中有无穷的奥秘,大概也是“一沙一世界”的用意吧。
  郭凯是C C E R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出产,芝加哥提炼的精华品,沐浴着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在C C E R最初创立的那会儿,就被林毅夫、易纲们对经济学的描述所吸引,之后又师从罗伯特·巴罗这样顶级的经济学家(巴罗是弗里德曼的学生),如今又在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做名誉主席,这些让郭凯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和框架趋于完善,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 F)的工作环境让他同时拥有学者的严谨和官员的大气。
  他的博文视野开阔,既有大学生就业、房价、中国货这样的问题,又有利益分配、能源危机、市场导向的宏观方向,无一例外地,都融进了经济元素,让所有的报道和评论没有脱离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而身为IMF的经济学家,又能够客观地游走于中国现存问题和世界的桥梁之间,驾驭自如。
  民众对于传统经济学的误读,源于掌握话语权的众多专业学者,囿于其构建的小范围的“学术”圈和故作高深的治学心态造成的传播隔阂。而大洋彼岸的经济学人郭凯,改变着人们对经济学传播与解读的认识。他的文章把经济原理蕴含在每一个真实可感的经济现象中,可以将买卖、供求关系和罗宾逊在荒岛上的趣事联系起来。
  其实经济原理和模型的奥秘就在于用少量的货币买到最多的东西,倘若世界上的物质是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济学也就不复存在了,书中郭凯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这一切。
  他是谦和的,经济学家的斗嘴是常有的事儿,争论是为了名气还是学术本身始终是民众议论的话题,而郭凯好像从没困陷于此。他不会去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他的论点始终落在实处,每一次都是在耐心地分析问题,讲道理。正如哈佛大学校徽上的那个拉丁文单词:veritas(意思是truth),很多人把它翻译成真理或者真相,郭凯的追求,或者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如此吧。
  他是大气的。经济学的数据繁多,统计口径不一有时会让结果大相径庭,他在解读统计数据,分析政策导向时,没有走向两个极端,大放厥词的褒奖或是抨击,他只是慢慢地剖析统计数据,娓娓道来,告诉读者,结论是考虑了什么因素,融进了什么参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获得。现在很多半路出家的经济学者看到数据或者政策就慷慨激昂,郭凯没有。郭凯总是平和的,也许这就是他为何广受大众推崇的缘故吧。
  《一沙一世界》是他五年的合集,看到一则则短小的文章,就像是走进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静静地等待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读他的文章,像是读新闻,又像是读期刊,夹叙夹议。重要的是,能走进模型,再走出模型,把模型和生活完美地结合,是难能可贵的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这些书告诉我们如何读书 2011-07-25
· 揭秘外国人是怎样读书的 2011-06-03
· “欢乐课外活动营”六一主题读书活动 2011-05-31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